什么安全帽、安全绳都没有,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安昕也无法苛求什么。但觉得,安全操作手册可以先让建设局出一版,省的以后再亡羊补牢。
再在墙上刷几个“安安全全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之类的標语,起个警示作用。
安昕带著张良在工地外围转了一圈,发现不少供货商、购房者也钻进工地里去瞧,也没人拦著,这也是个问题。
安昕提出的几个问题,张良將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回去完善升华一下,抽象成系统性的理论,就可以覆盖包括军械局、青云商號乃至整个东阳府各行各业所有公私生產单位的安全理论,他们再根据理论进行因地制宜的细化,就可以作为安全指导。
整个长安坊,按照规划,一期五十栋楼,总共规划了二十期。
因为只有四层层高,只要有著老师傅进行指导,再对外大量招临时工根本不缺人手。
受到制约的就是水泥、钢筋和红砖的產量。
好在,市场是有自发调节能力的。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里能赚到钱,不少人过来参观,目光投向了房地產的上游產业,並著手建砖窑烧砖。
安昕就看到一个操著南京那边口音的中年人,正在工地外围转悠著,到处打听从哪里能够买到水泥的配方,又到处碰壁。
“老哥是南京人?”
安昕走到垂头丧气蹲在路边的中年人跟前,开口问道。
中年人抬头警了一眼,看到安昕身上穿的交领绸衣,连忙站起来拱手道:“阁下是读书人?”
“我叫安昕,是个读书人。”
安昕招呼中年人来到旁边的一辆送水的双轮车上坐下:“老哥贵姓?我见老哥到处打听水泥的配方。”
“在下汤望,南京人士。虽知冒然打听人家的配方是大忌,但自从来到东阳府,见到那神奇的水泥路以后,在下对於水泥就非常好奇,再看到水泥还能用来盖房、刷灰、铺地,就觉得这水泥肯定非常有前途!
所以才想著有没有机会可以高价购买到配方。”
汤望现在,显然对於此事並不抱以希望了:“如果买不到水泥配方,在下打算去城外开一间砖窑,我听说城外吴家堡有生產红砖的技术,可以去碰碰运气。
“水泥厂是青云商行的,如果你要生產水泥,可以去城里的青云商行总部去碰碰运气安昕和汤望说道。
水泥配方很珍贵,放在一般家族的手里,是可以当做传家宝的东西。
但对於安昕来说却並非如此,他並非商贾,也非士绅。
他是朝廷的官员,同时,虽然他对外不会承认,但也是实际上的地方“军阀”。
对他来说,能有民间的钱投入进来,去生產水泥,就可以放开竞爭,扩大生產,大幅提高水泥的生產效率和產量,减少水泥的紧缺性,制约修路、建筑的桔也会少一些。
而且,这样的商人越多,官府能收到的商税也会更多。
“多谢安相公提醒!在下这就去试一试!”
汤望闻言,站起来对著安昕恭敬行了一礼,然后告辞离开。
安昕看著他匆匆的背影,觉得东阳府的营商环境似乎即將兴盛起来了。
“我们也回吧。”
安昕返回內城。
在城门口的时候,又碰到了长安坊的那个报童。
隨手买了一份报纸。
坐在僱佣的一辆驴车上,安昕快速看了一遍。
“余家军瀘州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