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男孩快要摔倒的时候,有人抢先一步托住了他。
一身白衣似雪,似清风明月。
这是长宁第一次见到言若眼含怒意。
他将男孩拥入怀里,声音虽与平日一样温柔,却能从中听出一丝冰冷,“敢问官爷,为何饥民不能进城。”
官兵看言若气质翩翩,身后还跟着几位护卫,不敢招惹。
他皱着眉头不耐烦的解释,“没有为什么,上面吩咐的,我们也是照做。”
长宁想上前去理论,言若却拽住了她。
这些官兵也只是听命行事。
他转身吩咐两名护卫先进城,购买些衣服和吃食。
又摘下身上的大氅披在了二人身上。
长宁也扶着老婆婆在城门外坐下,“老婆婆,你家在何处,我们送你回家吧。”
老妇人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虚弱无力,“哎,我家在前面的村子里,家都没了,回去能干什么呢。”
她拿起衣袖抿了抿眼角,可衣袖却并未被打湿。
人生已过大半,她的泪早已经哭干了。
长宁眼神里心疼,小心翼翼地开口,“那你的家呢?”
老妇人哽咽,一双浑浊的眼睛看向远处,“原本……我和我孙子相依为命,种种地还能勉强糊口。
可连年的水患,田地都被冲垮了,我一把老骨头什么活也干不了,只能去讨饭。”
“村子里的其他人呢。”
“都搬走了,哎,年轻的还好,出去干点体力活什么的也能度日,像我们这一老一小,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官府不管吗?”
“官府?一粒粮食都没给过。”老婆婆越说越觉得委屈,她轻轻地抚摸着小男孩的头,
“我这老婆子饿死也就罢了,活这么多年也不亏,只是可怜了我的孙子。”
小男孩乖巧的抱住老妇人,一双眼睛里是不符合年龄的懂事。
想不到盛世之下,竟还有人为吃不到饭而发愁。
长宁不禁一阵难过。
她从出生起便是锦衣玉食,金银珠宝样样不缺。
这一趟出门原本也只是为了逃婚,却不曾想见到的全是人间疾苦。
与他们相比,嫁给不爱之人又算什么呢。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采买的护卫已经回来。
按照言若的吩咐装了整整一车。
年衣棉被,食物还有煤炭,起码够这个冬天的。
老妇人见状当即就要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