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朝中各大臣便都得到了消息。据说鲜于侯爷与夫人闻讯后当即晕厥,府里乱作一团。鲜于老妇人却比较镇定,乘着轿子到了刑部,要求去狱中探视鲜于琅。
这个要求也算合理,刑部尚书立刻答应,派出得力手下,将老夫人送至大狱。
老太太在里面呆了两个多时辰,叫跟来的丫鬟侍从为小孙子烹茶,又拿出精致点心、美味菜肴,慈爱地看着鲜于琅一一吃下。
鲜于琅已知自己被判死刑,一见到她便扑过来,跪在她面前痛哭流涕:“老祖宗救救孩儿,阿琅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老太太轻抚着他的头,微笑着说:“阿琅起来,让老祖宗好好看看你。放心,有老祖宗在一天,就不会让阿琅先走。”
那个刑部侍郎站在一旁,始终默不作声。老太太安慰曾孙,违心地许个诺,让他安心赴死,也是人之常情。
得了老太太的话,鲜于琅果然安静了许多。他站起身来,在丫鬟的服侍下净了手,便坐下来吃东西。
老太太一直呆到日头偏西才出来,随即回府,命令关上大门,谁也不见。侯爷府里顿时鸦雀无声,人人屏息静气,小心翼翼,不敢乱说乱动。
与此同时,国师府里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气氛。
云深坐在主位上,又邀来澹台子庭、大檀琛和江从鸾作陪,宴请淡氏三兄弟。
澹台子庭身份贵重,又曾经作为使节到过西武,而大檀琛则在临淄做过许多年生意,并且是商会会长,江从鸾则是既在临淄做过老板,又在西武呆过很长时间,因而席间话题不断,从两国的风土人情到临淄商界的情形,说得热火朝天,一直不曾冷场。
淡凛然坐在云深旁边的主宾座。两人的话都不多,偶尔举杯互敬,然后笑着倾听其他人说话。
酒过三巡,云深微笑着说:“淡兄,我和觉非在明都的时候,曾想去府上拜访,看看悠然的伤,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
淡凛然的脸上立刻流露出歉疚之色:“实在对不住,那时候,悠然跟我大吵一架,乘我不背,离家出走,我当时心情极坏,实在无法接待贵客,怕怠慢了,反为不美,因而才闭门谢客,还请云大人见谅。”
“淡兄不必介怀。”云深微微摆了摆手。“我完全能理解淡兄的心情,只是当时没见到,感觉有些遗憾。今日能请到淡兄大驾光临,我很高兴。”
“云大人言重了。”淡凛然正色道。“淡某不过一介布衣,能得云大人相请,实是三生有幸,岂能不识抬举。云大人,淡某敬您一杯,多谢您照顾舍弟。”说完,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那边四个人住了口,转头看向他们。
云深干了杯中的酒,笑道:“淡兄不必太客气。我和悠然当日在乌拉珠穆被同一支箭射伤,也算得上是生死与共的好友了。他来到临淄,我自当款待,这是应有之谊,用不着说谢字。”
“好,云大人爽快,跟那些文臣完全不同。”淡凛然击节称赞。“舍弟虽是商贾,却心性甚高,过去其实没什么朋友,让我和二弟着实担忧。现在,云大人和宁元帅肯折节下交,还有从鸾这样的好友在他身边,我们也就放心了。”
淡悠然有些窘:“大哥,你看你这口气,就像是托孤。你年纪也不大,说起话来一幅老气横秋的样子,真的是……”
“放肆。”淡凛然看了他一眼,话说得很重,口气却很柔和。“怎么?翅膀长硬了?敢跟大哥叫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