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相国在上无错版 > 234不由己(第1页)

234不由己(第1页)

御书房内,龙涎香氤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

沈望沉稳的脚步声在门外甬道上渐行渐远,最终被宫墙深院的寂静彻底吞没。

天子脸上的笑意并未立刻消散,他收回目送沈望离去的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

夜雨如织,檐下积水成洼。承安医馆的灯火却未熄,一盏油灯在诊室中央摇曳,映着沈青鸾伏案的身影。她正执笔修订《清金排脓汤》的用药比例,眉头微蹙,指尖因连日操劳而微微发颤。窗外雷声滚滚,仿佛天地也在为这动荡时局低吼。

阿禾轻轻推门进来,手中捧着一件青布外袍。“师父,夜里凉,您披上吧。”她将衣搭在椅背,又低声说道:“方才山下的老陶送来消息,说钦差大人虽已离扬,但京中风向未定。有传言称,御史台几位言官联名上疏,请求重审‘贞慧医士’封号,理由是‘妇人干政,乱纲常之序’。”

沈青鸾搁下笔,抬眼望向窗外雨幕,声音平静得近乎冷冽:“他们怕的不是我治病救人,而是怕百姓知道,一个女子也能做成大事。”她顿了顿,缓缓道:“柳姑姑当年被囚于诏狱,罪名是‘私传禁书,蛊惑人心’;如今我受封,仍有人要翻旧账??可见有些人宁可天下病死万人,也不愿见仁术凌驾于权术之上。”

阿禾咬唇不语。良久才轻声道:“可圣旨既下,岂能轻易收回?”

“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圣心一转,乾坤倒悬。”沈青鸾苦笑,“封赏与贬谪,从来不在功过,而在庙堂之争。薛大人能在朝中周旋至此,已是竭尽全力。接下来……我们只能以行证道。”

话音未落,门外忽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年轻弟子冒雨奔入,浑身湿透,脸色苍白:“师父!不好了!城东棚户区暴发疫症,已有十余人高热昏厥,口吐黑血!据说是饮用了南渠井水所致!”

沈青鸾霍然起身,抓起药箱便走:“备车!叫上所有懂瘟疫辨治的弟子,随我去现场!”她转身对阿禾下令:“立刻打开储备库,取出‘辟瘟散’与‘三黄石膏汤’方剂原料,连夜煎制百剂!派人通知各坊里正,封锁水源,禁止取用南渠之水!”

风雨中,牛车颠簸前行。沈青鸾坐在车厢内,手指飞快翻阅随身携带的《疫疠辑要》,脑海中回溯历年水毒致病案例。她忽然想起十年前柳英临终前留下的一段手札:“湿热夹秽,郁闭三焦,其症来速如风,杀人无形。若见舌紫苔腐、脉沉数者,急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苦寒解毒。”她心头一震,低声自语:“难道……是‘疫瘴毒雾’?”

抵达棚户区时,景象触目惊心。低矮茅屋连片,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腥臭之气。几名孩童蜷缩在草席上,面如金纸,呼吸急促。一位老妇抱着孙儿跪地哭喊:“大夫!救救他!他才五岁啊!”

沈青鸾立即蹲下查体,掀开患儿衣襟,见胸腹遍布暗红斑点,指尖按压不褪色,再探其脉,滑数有力,舌绛少津。她神色骤变:“这不是普通痢疾或伤寒,是‘温毒发斑’!若不及时遏制,七日内必蔓延全城!”

她当机立断,命弟子分组行动:一组挨家排查疑似病例,登记姓名住址;二组搭建临时隔离草棚;三组熬药分服;四组清理沟渠、撒石灰消毒。她亲自调配主方:“以升降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重用玄参、丹皮清营凉血,配藿香、佩兰芳香辟秽。另设熏香炉,燃苍术、艾叶驱邪。”

整整三昼夜,她未曾合眼。饿了啃一口干饼,渴了喝半碗粗茶。双手因频繁接触病患与药物而龟裂出血,她只用布条简单包扎继续施针。有弟子劝她歇息,她只淡淡一句:“当年柳姑姑在疫区七日不眠,救活三百余人。我这点辛苦,算什么?”

第四日清晨,第一例病人退烧睁眼。是个六岁女童,醒来第一句话竟是:“姐姐,我梦见一朵白杏花,你站在树下对我笑。”沈青鸾闻讯赶来,握住孩子的小手,眼眶微热:“那是你心里的光,它没灭,你就不会走。”

消息迅速传开。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挑水送饭,协助清理环境。连昔日对医馆抱有偏见的乡绅也捐出粮食药材。而此时,京城的风波却愈演愈烈。

御史中丞周延章在朝会上厉声陈奏:“沈氏青鸾,假借行医之名,聚众结社,煽动民心!今又擅启民间防疫,逾越职权,形同割据!如此妇人,若不严惩,恐开女主专权之祸端!”更有礼部官员附议,主张褫夺其封号,关闭承安医馆,将其押解进京受审。

风声传至扬州,赵?虽已返京,却暗中遣人送来密信:“朝中乌云密布,然亦有清流力保。薛淮力争‘医政分离’之理,谓‘救民性命者不可问罪’。然圣意难测,恐需一人代罪以平众议。切记:勿出头,勿辩白,待时机。”

沈青鸾读罢,沉默良久。当晚,她在灯下写下一封辞呈:

>“臣妾沈青鸾,本一介布衣,蒙陛下垂恩,授贞慧之号,实感惶恐。然近日疫起东南,臣不敢惜身,唯恐失职。今病势初遏,幸赖众人协力,庶几可期痊愈。然臣才浅德薄,致朝野非议,累及圣明。恳请辞去一切荣衔,愿以庶人身份继续巡诊,直至疫尽方休。若朝廷以为此举可安众心,则青鸾甘为牺牲;若仍不容仁术存世,则非独臣之悲,乃万民之恸也。”

她将信封好,交予阿禾:“明日送往府衙,请太守转呈中枢。不要提我的名字,就说是一位无名医者的泣血之言。”

阿禾泪流满面:“师父,您不能走!没有您,这些人怎么办?”

“我不是走。”沈青鸾抚着她的发,“我是退一步,让光更亮一些。有时候,低头不是认输,是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前方的路。”

翌日,辞呈送达。与此同时,疫情控制成效显著,新增病例锐减,康复者已达八成。百姓得知“贞慧医士”欲自请罢免,群情激愤。数百人齐聚府衙门前,手持写满签名的白布长卷,要求保留沈青鸾职位。更有老者痛哭:“吾辈贫贱,生无寸禄报国,唯愿以命换她留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