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远对这个名字有模糊印象,似乎更早前在教学巡查中,瞥见过这个学生在琴房角落里……显得有些散漫?
“才过去多久?……他竟然选了《英雄》?”
林哲远的目光落在那个走向斯坦威的身影上。那走路的姿态,坐下时调整坐姿的流畅感,悬停于琴键上方双手的沉稳……与他记忆中那个模糊的背影,差异明显。
少年坐下,脊背挺直,肩臂自然下沉,仪态透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专业感。没有多余的酝酿,他修长的手指带着一种专注的庄重,轻轻悬停。音乐厅安静下来。
然后,那双手落下了。
不是敲击,而是一种沉稳的、充满内在张力的嵌入。
“铛??!”
一个极其深沉、饱满的降A主和弦轰鸣而起!
声音穿透力十足,带着金属般的坚实核心与浑厚共鸣,蕴含着蓄势待发的力量。
仅仅是第一个和弦,就让林哲远放下了之前的预判,专注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审视。
紧接着,左手那标志性的、排山倒海的八度进行如同战鼓擂响!
“颗粒感……很清晰。”
林哲远专注地听着。每一个八度音都像一颗颗打磨过的钢珠,在高速下保持着绝对的独立性和穿透力。
更难得的是力量的传递方式,绝非蛮力硬砸,而是通过放松的手腕和稳固的指尖关节,精准、高效地灌注到琴键深处,磅礴而可控。
“这进步……不一般。”他心中默念。
右手随即加入,辉煌的、号角般的旋律线条如同阳光倾泻。
“歌唱性……”
林哲远沉寂的心弦被轻轻触动。旋律线条在少年指尖有了重量,乐句的呼吸自然流畅,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坚定感。
力度层次的转换细腻,强音有力,弱奏深沉,充满了戏剧张力。他仿佛看到了某种不屈的意志。这音乐中的深度,远超一个高中生的普遍表现,让林哲远专注的眼神中透出探究的兴趣。
当音乐进行到中段那著名的左手八度下行华彩段落时,林哲远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这正是他当时在门外留意到江临舟力量感稍显不足的地方。
少年手臂的肌肉线条绷紧伸展,手腕却保持着惊人的弹性!
那奔腾的音流没有丝毫溃散,反而凝聚成一道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洪流!
力量感在精准的控制下达到了令人信服的强度。每一个音都富有表现力地传递出来。
“嗯……”
林哲远内心发出一声低沉的认可。这绝非简单的苦练结果。那曾被收敛的力量,此刻完全释放,并被赋予了凝聚力和穿透力。
这种短期内显著的进步,值得留意。
他暂时搁置了刻板的评分标准,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失望似乎被冲淡了。
他的心神被那架斯坦威前的身影吸引,被那从黑白键间流泻而出的、充满力量与荣光的音乐所占据。
那双锐利的眼睛,此刻闪烁着专注的观察、深深的探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
这个名叫江临舟的少年,用第一个音符就打破了平庸,用一场颇具分量的演奏,将林哲远从旁观席拉入了音乐的中心。
而那关于“他是如何做到的”疑问,如同一个有趣的谜题,让这位见惯演奏的评委,生出了一份淡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