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狂风涌动,云气笼罩,寒霜扑面,李信同时运起“腿掌拳”三绝武学,“神风劲”、“虚云劲”、“天霜气”不断交替,内外互补,三元流转,在李信体内生生不息,令李信的功力不断增强。
这正是《三分归元气》中记载的“三分归元”,也就是李信之前没练成的一式,在深山中跟随镇元斋修行近一个月后,李信终于掌握了这一招。
现在李信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门武功要叫《三分归元气》了,但是当三绝学大成之后,三分归元,“气”自然成。
李信停下施展“三分归元”,原本循环不断的三种内力开始分散,又恢复了之前的“神风劲”、“虚云劲”、“天霜气”,那种生生不息的感觉自然中断,令李信颇为遗憾。
如果这三种内力一直像施展“三分归元”时候一样,维持生生不息的状态就好了,那他功力将无时无刻不在提升。
不过李信也知道这是痴心妄想,练武本就是逆水行舟,大家都在努力划船,凭什么你在船底下装个电动马达啊!
在李信停下“三分归元”之后,镇元斋走到了李信身前,对其道“很好,阿信,你这‘三分归元,已经成了,日后只要勤加修练,功力会越来越深,这《三分归元气》的修行是没有尽头的,你练到什么境界,就是什么境界,永远不
会过时。”
对于收李信为弟子这件事,镇元斋以为自己可能要很久以后才会后悔,但是他发现自己错了,他现在就后悔了,他后悔为什么这么晚才收李信为弟子!
这样的弟子,教起来简直是享受啊,什么难学的武功都是一教就会,什么高深的武学原理都是一点就透,与之相比,聪明伶俐的麻宫雅典娜也显得平庸了,至于椎拳崇。。。。。那蠢货是谁啊,镇元斋不认识呢!
听到镇元斋的话,李信不由道:“全赖师父悉心教导,否则弟子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三绝武学!”
会说话就多说点!
镇元斋摸着胡子,老怀安慰道:“以你现在《三分归元气》的火候,哪怕没有我的内力压制,你体内那两股真气也已经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冲突了。”
这不是说李信练了一个月的《三分归元气》,这《三分归元气》的功力就可以压制第八重的《嫁衣神功》和第八层的《明玉功》了,《三分归元气》只是在其中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让两种内功不发生冲突。
“虚云劲”的刚猛和至刚至阳的“嫁衣真气”相合,而“天霜气”又和至阴至柔的“明玉真气”很处得来,再加上绵长的“神风劲”不断游走,三个小家伙把两位大佬伺候舒服了,它们自然也就顾不上打架了。
顿了顿,镇元斋道:“虽然一个月的时间还没完全到,但我觉得这次闭关已经可以结束了,阿信,我们出山吧。”
因为《三分归元气》的修行必须不断练习三绝武学,而三绝武学练起来动静极大,所以镇元斋带李信到深山之中闭关,不仅避免影响到其他人,也是远离世俗尘嚣,让李信可以安心练武。
李信想了想道:“师父,我还想再练一会,要不还是您老人家先回去吧。
这“三分归元”施展起来声势浩大,在东京的话,李信恐怕没什么机会施展,虽然李信也很想回东京去见那些熟悉的人,但李信还是决定在山里多留几日,等一个月期满之后再回东京。
镇元斋见李信勤学刻苦,心中更感欣慰,如果是对椎拳崇说提早结束修行回去的话,那草包怕是早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怎么会主动提出要留下修行?
哎,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好吧,那阿信你就留在这里修行吧,我先回去了,一个月没喝老酒,师父我嘴馋得很!”
镇元斋抚须笑道,说着飘然离去,很快消失不见。
李信向着镇元斋离去的身影深深一拜,然后又开始修练“三分归元”。
此时,在李信体内压制“嫁衣真气”和“明玉真气”的内力已经消散大半,“嫁衣真气”和“明玉真气”蠢蠢欲动,但是已经无所谓了,李信已经有自信可以以三绝内力将“嫁衣真气”和“明玉真气”分隔,镇元斋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
才会放心离去,任由李信一个人在山中修行。
之后,李信孤身一人在深山之中又修行了几日,等到约定好的一个月期限满时,李信整理一番后,终于决定返回东京。
李信和镇元斋修行的地方是远离都市的深山,距离东京有一段很远的路程,不过没关系,对于已经练成《三分归元气》的李信来说,这点距离,可能还不够热身的呢。
施展“风神腿”中轻功“风行万里”,李信在山林之上脚踩树梢,每一步都可以跨出数十米的距离,当真如同疾风一般,身形快至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