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1257。绿色屏障
4月16日。
内蒙古气象局联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出一篇公告。
报告4月14日内蒙古阿拉善盟跨境传输型扬沙天气演变状况。
重点在演变。
前面一部分是跟之前预告一样,这次扬沙的来源啊,受什么影响啊,巴拉巴拉。
重点则在后半段。
通过卫星遥感监测,以及蒙古国气象部门报告,该扬沙在蒙古国中南部表风速达6-8级,部分沙源地阵风超过10级。
据国境处气象站监控数据,该扬沙入境时风速为7级,下午一点左右达到8级,短时阵风10级。
据阿拉善盟ejnq中部气象站监控数据,该扬沙平均风速为3-4级,最大为6级,短时8级,降低为浮尘天气。
这篇气象局的公告看得人莫名其妙。
不是,从边境到ejnq中部,也就八十公里,风速咋咋降了那么多?
那里有一堵墙么?
是不是机器坏了啊?
而之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专门发了一篇说明,才解开了这一疑团。
4月14日一场源于蒙古国的强沙尘暴入境时,被一道新生的草原植被屏障大幅削弱,威力呈现“断崖式”衰减。
这道“一个奇迹”行动中采用最新技术播种成长的,宽度仅有两至三公里的新生草原,却使得灾害性天气竟被“强制降级”。
据研究表明,若一公里宽的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60%,近地面风速将减少50%~60%;沙尘输沙量减少,沙量降低90%,危害等级也将下降。
而“一个奇迹”行动新生草原,宽度达到两公里。
扬沙通过后,近地风速从7级骤降至平均3-4级,峰值仅6级,降幅高达70%;沙尘输运量削减超90%,水平能见度迅速回升至10公里以上。
原可能达“沙尘暴”等级的天气,最终被压制为中度浮尘。
而扬沙、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高空风速会强于近地面风速。
高空强风通过湍流与近地面大气混合,将动能传递至地表。
驱动地表风速同步上升,形成正反馈循环。
甚至会引发地面风速突增,加剧扬沙强度。
但此次扬沙经过“一个奇迹”草原时,因为近地风速降低70%,高空传递而下的动能传递链被有效切断。
无法形成正反馈,反而因为动能损失,被整体降速。
而高空强风通过湍流向下传导能量,驱动地表沙粒飞扬。
也因为植被层吸收并分散冲击力,沙粒失去扬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