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更加专注地观察着,记下了那符号的模糊特征,同时留意着易小天任何细微的情绪和生理变化。
他知道,易小天的内在世界,正面临一次新的、未知的涌动。
而这一次,带来的可能不再是结构图,而是别的东西。
严序的心中猛地一紧,像是被冰冷的指尖触碰了一下脊椎。
那些被易小天长时间、异常专注地凝视过的画作。
那些挂在不同展厅、走廊里的肖像、风景和静物……
它们的影像此刻在他脑海中骤然串联、放大,变得无比清晰。
那个被他忽略的联系,如同沉入水底的冰块突然浮出水面。
是他疏忽了。
他早就该想到的。
在看到易小天对那些画的异常反应时,他就应该记起来的。
他立刻转身,快步走到工作台前打开电脑显示器,鼠标在鼠标垫上滑动得比平时更快几分。
他精准地调出浏览器历史记录,找到了那几家画廊的官方网站和线上展览图录。
屏幕的冷光映在他专注而凝重的脸上。
他先是搜索了那场以“结构与解构”为主题的联展。
页面加载时,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参展艺术家名单和作品缩略图。
找到了那幅让易小天驻足良久的肖像画。
然而,吸引他注意的并不仅仅是画作本身。
在作品详情页的下方,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标注和链接:“隶属于“失而复得的珍宝”特展单元”。
严序立刻点入。
页面加载出来,这个小型专题单元的简介赫然在目。
天才艺术家马克思·韦伯少年时期自画像。
此前经历震惊艺术界的盗窃案、后又凭借警方高效的专项行动,而被成功追回的现代抽象油画杰作。
新闻稿用语热烈,盛赞此次行动让珍贵的艺术瑰宝得以重见天日,再次绽放光彩
盗窃案……
警方追回……
失而复得……
这几个关键词像冰冷的代码,瞬间与严序大脑中某个被封存的案件档案模块建立了连接。
他的呼吸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起艺术品盗窃案,就是是他才经完手的那个案件。
他的目光猛地从屏幕移开,投向仍陷在凝固状态中的易小天,投向那本旧素描本边缘无意识画下的、扭曲而重复的几何符号。
那不是简单的、抽象的创伤表达符号。
那是易小天那如同精密仪器般的大脑,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某个不为人知的场合,无意间记录下来的视觉信息。
视觉碎片被他庞大的记忆库自动收纳、存储,却因其来源的敏感和潜在的巨大风险,被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深深地压抑、扭曲、甚至加密了,无法被日常检索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