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霍少你的马甲又掉了 > 志愿者(第1页)

志愿者(第1页)

A市这场行业交流会的名头确实响亮,连带着各大高校的志愿者招募通知也贴得铺天盖地,还附加了“加学分”的诱惑。贺君屹刷着校园论坛,对此嗤之以鼻。这种场合,以前他贺大少都是作为受邀嘉宾或赞助商代表坐在VIP席的,让他去端茶倒水、引导观众?开什么玩笑。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另一个身影就强势地挤占了他的脑海——凌疏衡。凌氏作为行业巨头,这种盛会必定有重要席位。虽然理性告诉他,以凌疏衡的身份和身体状况,大概率会坐镇中枢远程指挥,但万一呢?万一他亲自来了呢?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能远远看上一眼,这个“万一”像一只小爪子,在他心里不停地挠啊挠。

纠结再三,那点蠢蠢欲动的心思还是压倒了所谓的“面子”。他抱着一种“随便报报,选不上拉倒”的心态,随手提交了志愿者申请,甚至在“过往经验”一栏都懒得美化,只填了“无”。

结果很快出来,果不其然,他被刷了。邮件回复礼貌而机械,强调主办方根据岗位需求筛选简历,重点关注专业匹配度、时间可用性及过往经验。这场交流会是硬核的技术类展会,需要的是能快速理解专业术语、协助技术演示的志愿者,他一个金融系学生,简历空空,落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然而,这份“正常”的结果,却像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贺大少的逆反心理。

原本可去可不去的事情,一旦被拒绝,就变得非去不可了!

凭什么他不能去?他偏要去!而且要光明正大地去,要以一种让凌疏衡绝对能注意到的方式去!

正规渠道走不通,贺大少自然有他的“野路子”。他一个电话直接打给了贺氏集团总部那位相熟的王经理,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理所当然:“老王,A市那个行业交流会,给我们家公司也弄个参展名额,我要用。”

电话那头的王经理听得一头雾水,心里叫苦不迭。小祖宗诶,这种技术交流会,贺氏的主营业务并不完全契合,去参展性价比不高,所以今年压根没报大型展位,只打算派个市场经理去摸摸行情。现在少爷突然要名额,这从何说起啊?

王经理不敢直接拒绝,只能陪着笑脸说:“少爷,您稍等,我问问情况,看看还有没有名额可以协调。”挂了电话,他立马火急火燎地向上汇报给了贺宏远。

贺宏远接到汇报,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浓眉一挑。这小子,前段时间为了个凌疏衡魔怔了一样去当护工,现在又突然对行业交流会感兴趣?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但转念一想,不管这小子动机如何,肯主动接触正经商业活动,总比整天飙车鬼混强。

一个念头在贺宏远脑中形成。他哼了一声,对王经理吩咐道:“告诉他,参展名额紧张,给他一个可以。但是不能白去!既然代表了贺氏,就得像个样子。让他在我们集团的展位上,负责介绍我们最新投的那套智慧园区管理系统。你找人给他培训一下,别到时候在台上给我丢人现眼!”

贺宏远这招可谓一石二鸟。既满足了儿子的要求(虽然他不知道儿子真正的目的是去“盯梢”),又趁机把他摁在公司业务上,逼着他学点真东西,说不定还能锻炼一下他那无法无天的性子。

于是,王经理委婉地将“圣意”传达给了贺君屹:“少爷,名额我帮您争取到了一个。不过贺董说了,这次展会很重要,您要是代表公司去,得在展区负责介绍咱们的新产品。您看是不是需要提前过来培训一下?”

贺君屹握着电话,听完条件,嘴角抽搐了一下。让他去站台当销售?介绍产品?他爹真是会给他找事!他连自家公司新产品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但一想到那个在展会上或许能邂逅的身影,所有的麻烦和不适瞬间都变成了可以克服的“小小代价”。

“行!培训就培训!”贺君屹答应得异常爽快,“把资料发我,我明天就去公司!”

挂了电话,贺君屹点开王经理发来的产品手册,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看得他头大。为了能“偶遇”凌疏衡,贺大少决定,临时抱佛脚,硬着头皮也得把自家产品给啃下来。他浑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从观众、志愿者,变成了参展商代表,而这场交流会,也注定会因为他的参与,变得愈发“精彩”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贺君屹仿佛变了个人。除去周末两天被摁在贺氏总部的会议室里进行高强度培训,连工作日晚上,他也雷打不动地守在电脑前,参加楚亦航安排的线上课程。以前这个点,贺君屹的椅子上准堆着零食袋,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全是游戏音效;可现在,屏幕上是智慧园区系统的架构图,他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划得飞快。

这反常的景象惹得室友们啧啧称奇,围着他调侃:

“屹哥,真转性了?这么拼,是要回去继承皇位了?”

“我看不像,八成是看上哪个搞技术的学霸妹子了,在这儿恶补知识准备投其所好呢!”

贺君屹通常只是头也不回地挥挥手,笑骂一句“滚蛋”,指尖却又在“能耗优化系统”那行字上顿了顿,想起楚亦航说的“这部分原理跟金融风控有点像”,又赶紧补了个备注。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会有对着技术手册熬夜的一天。起初盯着屏幕只想着“赶紧学会,展会好见凌疏衡”,可听楚亦航把复杂的“数据流整合”比喻成“给园区装了个智能管家”,连他随口问的“这算法能不能用到股票分析上”,楚亦航都能坐下来跟他认真聊两句,他竟也慢慢入了迷。

楚亦航是贺宏远派来的“救兵”——海归博士,细框眼镜后的眼睛总带着笑意,讲技术时从不说术语堆砌。第一次培训,贺君屹盯着“物联网传感器部署”的图皱眉头,楚亦航没直接解释,反而拿了张园区地图:“你看,这就像给园区装了无数个‘小耳朵’,哪里灯没关、哪里水管漏了,‘耳朵’一听见就立刻告诉‘管家’,比人工巡检快多了。”贺君屹瞬间懂了。后来他总缠着楚亦航问东问西,从“系统怎么赚钱”到“行业里有哪些厉害的公司”,楚亦航都耐心答,还会把行业趣闻掺在里面,比如“上次有个园区用了类似系统,一年省的电费够买十辆你喜欢的跑车”,逗得贺君屹哈哈大笑,连“少爷架子”都忘了摆,一口一个“楚哥”叫得顺溜。

展会前一周,楚亦航提前抵达A市做准备工作。贺君屹充分发挥“地主之谊”,拉着他就去了本地一家颇有名气的私房菜馆。几杯酒下肚,气氛更加融洽。

“楚哥,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让我自己啃那些资料,非得头秃不可。”贺君屹举杯致谢,语气真诚。

楚亦航推了推眼镜,笑得温和:“君屹你悟性本来就高,上次我讲‘算法优化’,你立马能联想到金融工程,这就很厉害。”

贺君屹眼睛一亮,像被夸了的学生:“真的吗?我还觉得我问的问题太傻了……”

“一点不傻,”楚亦航推了推眼镜,“跨领域的联想才值钱。你看,智慧园区和金融本质都是‘管理资源’,只是一个管园区,一个管钱。”

窗外华灯初上,包厢内两人相谈甚欢。贺君屹暂时忘却了烦扰,沉浸在知识的交流和新建立的友谊中。他看着对面儒雅从容的楚亦航,心里莫名生出几分羡慕——如果自己也能像楚哥这样,凭借真才实学站在凌疏衡面前,而不是靠着伪装和死缠烂打,那该多好。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在他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不仅要出现在那个展会上,更要让那个人看到,他贺君屹,并非一无是处。

寝室的灯还亮着,贺君屹的笔记本上,“智慧园区系统”的笔记旁,又多了一行新的:“明天早起再练一遍产品演示,不能出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