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前几年里,谢氏家主谢安从桓温麾下辞官,辗转从吴兴太守,回到建康做了中护军,重新回到朝堂核心,一众士族官员心中更是惊疑不定,新帝登基不到半年,就准备正面和桓温摊牌吗?
众人打定主意,先观望一段时间,看清形势再决定如何站队,于是郗?门前固然还有些到访的,但王劭门前,就堪称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王劭这几日里面,见的都是王氏族人,向他们表明自己主意已定后,族人们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因为王氏确实有这个底气。
琅琊王氏王导这支,子弟虽然并不多,但都是在朝廷和桓温手下为官,地位超然,王与马共天下不是随便说说,这是其他任何家族都无法相比的。
且王氏自王敦之乱后远离军职,多为清贵闲职,所以王劭的去职,在王氏内部只是微有波澜而已。
王劭府上,到访的郗夫人面露惊讶之色,“小郎真的和娣妇和离了?”
“难道是因过继之事牵连?”
“小郎真觉得那孩子有仇必报,才会如此做?”
王劭摇头道:“你想多了。
“我身为阿父,难道还有怕儿子的道理,即使他过继了,也是一样。”
“我自有考量而已。”
郗夫人语带歉意,“小郎辞官不管为何,但是脱不了干系的,也没有想到情势会变成这样………………”
王劭淡然道:“我说了,和你无干,我只是单纯不想夹在中间罢了。”
“倒是郗氏重回台前,少不了一番纷争。”
郗夫人叹道:“想要得到些东西,总要付出些代价。”
“小郎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劭失笑道:“你今天是过来探听风声的吧?”
“以郗氏的本事,早晚也会知道,我也不瞒你,之后我会外放,去吴兴做太守。”
郗夫人?大了眼睛,“这不是贬官了?”
王劭出声道:“这是我要求的,朝廷看在王氏的面子上,让我们虚领中领军一职。
郗夫人目光一凝,中领军和谢安的中护军,同为禁军官职,一内一外,代表了皇家的绝对信任,这代表……………
王劭看出了郗夫人的心思,“没错,这代表其实我还是站队了。”
“只怕大司马那边,会很生气吧。”
“先有谢氏,后有氏王氏,新帝的威望,应该可以暂时和桓氏抗衡了,你们的压力,也会小一些吧。”
郗夫人走到堂下,对王劭深深一拜,“小郎的苦心,记下了。”
“那孩子过继之后,会想办法让他抛却前事,往前看的。”
王劭目光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色,“姒妇心有玲珑,三兄可惜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复杂神情,随即同时移开。
王劭起身道:“你想让那孩子静心几年,想法固然不错,但我随时去官上任,在此之前,还是把事情办了吧。”
说完他躬身一拜,“这一别,不知何时才回,姒妇保重。”
郗夫人同样深深一拜,语带哽咽,“山高水长,小郎也。。。。。。保重。”
郗?府前,前来拜访的士族们,却是被告知府主身体不适,暂时无法接待外客,只得怀着遗憾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