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话未完,晏城眉头紧蹙,指尖轻敲撑起长廊的大柱,艳红握在掌心,散在那人脖颈处。
晏城出声打断,严厉地问:“何人?回答我这个问题。”
宫人不再左牵扯,右赞太子为晏城精心准备的谋划。
她低垂头颅:“回郎君,是藏地来的耶什喇嘛,噶迦派备受信众推崇的尊者,也是圣教长老之一。”
噶迦派,前朝起便扎根于藏地的密宗,北朝帝王更为之倾倒。南朝少有耳闻,文人不喜噶迦派的淫奢,次次以文字抨击,为与之抗衡,乱世不易捧养儒家,南朝帝王数次剃发入佛寺,入净土宗。
南北两朝的对衡,自宗教佛教开始,又于今朝结束。
南方如此仍多信佛教,密宗与净土宗都源于天竺佛教,更易于圣教在南方传播,又有密宗喇嘛为此背书,更显其正统性,非邪门歪道。
晏城走上前去,蹲在耶什喇嘛前,观察到他气息仍有,尚未完全死亡,双眼没因被蒙蔽而紧闭,瞳孔直白面向布带。耶什喇嘛嗅到晏城身上常熏的花椒碎香,心里对眼前人的身份,有所猜想到。
圣教对太子的探查过深,自然不会放过枕边人,百年难有的状元郎,文曲星转世,登科前后不一的性格。
耶什喇嘛抿唇,舌尖抵推紧密的唇缝,学往常里的妙语,来开导这位郁郁不得志的状元郎,出身南北交际之中的荆州。
他方要说话,连一字都吐不出来,嗓子的破坏,一夜的折腾,都表明谢知珩早清楚耶什喇嘛的算计,不可能让耶什喇嘛有方寸的出声机会。
“唔唔……”声带受牵扯而剧痛,发出的声音好似个破败的风箱,只能吹出重重的气息,打在布带上。
晏城以为是布带束缚住耶什喇嘛的出口,伸手将绕着面容的布带扯散,露出这张黝黑、五官深邃的陌生面孔。晏城打量一番,记下独特面部象征,以防让耶什喇嘛逃脱,没有通缉画像致使找不到人。
布带散开,耶什喇嘛的唇瓣使劲蠕动,要给与晏城不少消息,可哪怕他用尽所有力气,瘫软在地面挪动半分,也无法出一声来。
晏城眉头皱得厉害,单手重掐牙骨处,逼耶什喇嘛张开嘴,见到其中爬行许久的舌头。
不是被人挖断舌根,晏城眼目下移到耶什喇嘛的脖颈,被重重包裹,还有血液不断渗出,已能猜到原因。
晏城的眸眼因低垂而陷入阴暗里,是有人不愿让他得到圣教的信息,还是怕耶什喇嘛对他洗脑。
那个人已不用猜想,能命令整个京城的人,独谢知珩一人。
晏城:“赠我功劳,就丢个喇嘛给我?圣教的长老,手里掌握的信息可不少,把人弄哑,是在怕什么?”
又不是洗脑营销,也不是电信诈骗,晏城经受过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代,造炼成一双明辨真假是非的火眼金睛,哪会怕个密宗的喇嘛!
“也太过于担心我。”晏城无奈轻笑,他明了谢知珩所做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