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不能说自己不认识方玥,就顺势夸了几句方玥,毕竟方玥目前在南方的项目与林若妍也没有什么竞争冲突,互相抬轿子。
但是未来托马斯可能还会与方玥见面,很难说方玥会否贬损她这个真千金。于是林若妍降低了预期,不指望一定要与托马斯的教育集团谈。她可以让手下人再搜罗一下国内其他教育集团,邀请来项目考察。到时候几家挣幼儿园运营权,她的获利不是能更大一些么?
等送走托马斯,胡泉和林若妍关起门来正经谈起了投资扩建工厂的细节。
胡泉知道林氏集团是北方很有名气做实业起家的,林氏地产则很年轻,刚开办,所以肯定要坚持自己在家具厂的主导经营权,提前声明并不会并入林氏集团。
做家具并不是林氏的业务范畴,林若妍此行之前问过亲哥,亲哥说随便她谈,不强求给林氏开创门类,于是她心里压力也小。就正常按照投资股比来约束权限,她只是派遣监督人员,一般情况不会对家具厂的正常运营指手画脚。
有了之前和李一琪一起开公司那套流程锻炼,以及投资陆学礼的围棋学校,这几件事让林若妍在谈投资的时候能不带法务,直接说清楚主要条款。其他都是制式合同,花萌萌随身就带了电子版,稍微调整修改弄了初稿条款,就等着胡泉往投资额上填数了。
胡泉没想到林若妍这么有诚意,合同和细则都想好了,他也就不再讲之前那些什么仔细思量写计划书的套话。扩厂的事他早有盘算,此时就讲了需要八百万。
林若妍最初也考虑是一千万左右。当下就应了,没多给也没往下减。
她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砸下去,而是分了两个月按照不同阶段打款。胡泉还是要提交计划书,能把约定的事做成了,通过了她这边的检查,才能收到钱。这对投资方是一种保护,胡泉当然能理解。
次日胡泉和夫人陪着林若妍与花萌萌一起游览了粤省风景名胜,下午送她们上了飞机,当晚林若妍她们就返回了京市。
林若妍回四合院休整一晚,第二天本来也不太想去公司上班,可是一个亿的指标还没花完,她必须再去公司看看,总觉得还有一些款项该支付了。
十点多刚来到公司,工程部老焦就跑来她的办公室,汇报说施工单位基本谈妥了,如果这月签合同,就需要立刻给人家支付进场费用。
这并不是百分之三十的全过程工程合同款,而是按照成本部总监李嘉提出来的分段签合同的模式,先签订大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再拆分场地平整和基础施工的这段,签个前期小合同。
这段小合同合作愉快,才会有常规的主体建安工程、室内装修工程等等一系列合同。否则一下子就签大整体,合同额过大,直接给百分之三十的工程款,万一施工队有啥问题,倒闭跑路了,自家公司损失就大了。
总之,在老焦和李嘉的努力之下,施工单位接受了先用前期这部分工程打样,让甲方见识一下施工质量、现场管理能力,甲方分期支付工程款,每个批次现金流也会相对充裕一些。
如此刚好就将林若妍本月一个亿的花销指标凑够了。下个月是否还要分那么细付工程款,全看施工单位干活的质量,以及林若妍这边其他付款管道的花销情况,都是能灵活调整的。
林若妍心中不免为李嘉叫好,成本部有李嘉这样的专家看着,对外付钱的灵活度大幅提升,实在是让她自己省心不少。
接下来,林若妍意外收到了方玥的邀约。
她猜测或许与大x项目有关,不过她在那里搞生物医药产业,与方玥在大x区计划买地盖商品房并不冲突。难得方玥在电话中用了很客气的措辞,她这个月又已经完成了花钱的大指标,没有其他要忙的事,去见面聊一聊也无妨。
且先得意几天
方玥每次来京市都住在市里核心区的同一家五星级酒店。
她是留过洋见过发达国家繁华大都市的,比起南方精工细做的建筑物,再看京市核心区现有的商品房,她顿时失去了购买的欲望。买市面上那些已经有的粗糙货,还不如自己买地自己造精致高档的项目。
这次她拉下脸面主动邀请林若妍自然有事相求。地点就在自己经常住的酒店内,选择了靠近顶层的行政酒廊,点的却是咖啡和茶点。这个时间点行政酒廊并没有什么客人,两个女人对坐,林若妍耐心等着方玥先说话。
方玥没想到对方这样沉得住气,仿佛一点不好奇她邀约的目的。不过对方愿意来,肯定还是对她要说的事感兴趣的,她必须利用好这次机会与林若妍好好谈谈,让其不要处处与自己“作对”。
当然这种心态都是站在方玥的角度看待目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才让方玥产生了某种臆想中的危机感。
以前她认为林若妍这个草包千金不足为惧,八千万拍了cy区的地,去折腾一个注定要赔钱的项目还挺可怜的,心内对林若妍鄙视之中也掺杂着一点同情。可是当她在大x区运作拿地的时候,才发现区里的几位领导对林若妍的认可度和信任比当初向女士那里还高。
方玥一直想不通,自己那么努力经营关系和人脉,哪里比不上林若妍了,难道林若妍是用钱喂饱了这些人么?可是现在国内的官场尤其北方“天子”脚下,并没有人敢这样乱搞,林若妍能在cy区和大x区都畅通无阻获得好口碑,用钱也只能是投资正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