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老六说:“林总,其实王总这家酒店经营的很不错。按照三星标准造的,开业没两年就回本了。现在薄利多销,比城里同档次的便宜。不止是周边县城,就连京市的客户也源源不断被吸引过来,人气越来越旺。老百姓喜欢便宜的休闲度假酒店,从京市开车过来也没多远,组织会务培训啥的配套齐全,比城里好地段的高端酒店一点不差。”
王民笑道:“老凌别吹了,我这里也就是看着热闹,挣点辛苦钱,实际上像林总这样的,人家压根看不上。”
搞市政的老刘说道:“若是老王你只想搞现在这样一个酒店,设计费都省了,以前图纸拿出来,让老凌给你照样盖一个,他现在生意做得大,施工队走南闯bj市的好房子也没少盖,定然保质保量给你弄好了。这里生意那么多随便分一些过去,那边也就不愁客源。”
凌老六赶紧摆手道:“哪里,我那都是村里盖房出来的,也只会盖多层和别墅,更高档什么大写字楼大商场大酒店,可都没有那种技术了。”
王民说:“几位老兄弟也太谦虚了,上面可是想让我挑战一下高水平的酒店,不能总原地踏步。当然,真盖酒店,还是能省则省,问林总取取经。”
林若妍从这些对话中琢磨出来,他们这几位可能还没有正式分配好占股利益,不过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想着怎么能各展所长一起合作利益最大化。
王民是自己做过酒店和县城住宅的,这看起来热闹,利润却薄。他大概差钱,恐怕一开始也不想投入过多成本,省里县里力挺他当先锋,他不能推辞又要出点彩,弄出一番动静来。这才招呼了这么多帮手,还将她这个有“实力”的豪宅开发商也请来,大约是为了充门面。
哪怕最终她没看上这里的地,好歹也是给出了一些看不上的理由能让人提前有个应对。倘若她看上了这里,打算参与,那么这个项目一开始配套住宅什么的就不差钱了。
原书记载的那座与大x区隔河相望的新城,的确是先建设了一座高端酒店,外加上一大片别墅的。只不过这里的别墅,与真正的豪宅别墅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个房间里的其他几位基本也都是以小博大的心态,尤其做过工程的,能省成本就省成本,钱都花在刀刃上。他们可能舍得一掷千万去公关,自己垫资上亿拿项目,却会为几十万设计费迟迟不肯买单。他们嘴上说要盖高档的东西,实际上审美有限,对设计的品味也不会太高,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才拉她来参谋。
这就是她的优势和机会。
她能做什么
当然林若妍不会傻到在这种地方盖真正的豪宅。京市的地和冀省的地价值完全不同,同样质量的房子,放在不同的地界里,升值潜力能差十几倍。
她梳理了一下记忆中关于这座新城的描写,再结合现实世界地产从业的经验,很快脑海中就有了一个计划。
再过几年,环京市的冀省这些乡镇,会一下子冒出好多个xx新城,其实一开始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产业新城,而是以居住项目为主的所谓大盘。这种项目的目标客群,收割了从京市外溢的购房人士。
她目前看的这一大片可以选择的区域,号称环京第一xx新城,率先提出百万平米大盘、百万就能住别墅的概念,迎合了一批买不起真正豪华别墅的刚需改善客户,房价也节节高升热炒了很多年,经久不衰。
目前地价便宜的只要十万元一亩,每平米土地才150块,哪怕容积率10,楼面价也是150块,这比十几年后动辄万一平米的楼面价,低的就和白送一样了。虽然这些产业用地能盖商业和住宅的比例不高,可架不住便宜。
现在若是能搞到一大片此类产业新城用地,就算短期内只开发了一小块盖酒店和住宅,其余地都荒着,几年之后随着产业新城逐渐完善,大盘被人接受区域成熟,地价自然上涨,将其余地转手一卖的利润肯定非常可观。
这个项目在原书提过,看起来可能比至今没有开始建设的大学城更靠谱。她若是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从今年底开始,买地、盖别墅这又有的忙了。
在书中时代2002年,出了京市的范围,尤其冀省这些没有特色的县城内,商品房其实并不值钱。
在场这些人都心知肚明,就是觉得舍不得如今这么好的机会,这么便宜的地先圈下一大片囤着,未来应该能涨价。目前为了应付上面的期待,找人画漂亮的大规划,就只盖个酒店,其余慢慢开发。说不定京市的五环六环七环就一圈圈修过来,人气也就来了呢?
这几位老兄弟琢磨着王民喊来京市的林氏地产究竟什么意思,他不会是坑人家姑娘来这里买荒郊野地盖豪宅吧?虽然理论上住别墅的人都有私家车,并不怕距离市中心远的地方,但是这可是冀省了。出了京市的地界,再贵,也比不了京市内的房子。
王民和他们说过,这附近的县城里盖的项目,每平米不到的一千块卖的还特别慢。毕竟县城主街的带电梯高层住宅,每平米才一千多块,看起来和省城里的高楼一样高大气派。周边就是县政府、邮局、银行、医院和百货商场,配套非常齐全。十来万能买个刚建成的带电梯的大三居,都少有人问津。
毕竟县城和乡镇的人谁家还没几亩地呢?自家宅基地里盖个大院子,一两万就能起一栋小二楼住着,不比城里人那些鸽子笼舒坦?
从县城到图上那片地方,开车还要半小时,就是纯粹的乡下地方,住县城的人一般不愿意来这边买商品房。县城的人都看不上,京市真能有人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