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曾有心有不甘 > 第一憾2(第3页)

第一憾2(第3页)

李斯狠狠闭目,麻溜的再一次跪下。

“陛下,臣死罪。”

皇帝的信重,在最后却化成背刺他的利刃。

嬴政没有看胡亥,也没有看赵高,他定定的看着李斯。

他一直都知道,要限制臣子的权利,防患于未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是不可信的。正是因为爱惜爱重,所以才要限制,以望能君臣相得,互不辜负。

对于几位军功大将,他一直是这么做的,也一直都保持得很好。

对于李斯,他也了解他的为人,自信能掌控得了,也压制得了。

可是,他却忘了这世界上最不能掌控的生死。

【“君不负臣,臣却负君,这在历史上也是鲜为罕见的。”

“李斯为什么同意和赵高胡亥同流合污,是他有异心了?还是他想要造反了?”

“都不是,甚至可以说李斯对大秦忠心耿耿,尽心尽力,直到人生最后一刻。如果他对大秦没有忠心,那么他完全可以和赵高一样谄媚君上,论对人心的把控,他一向做得很好。”

“但是他没有,他还记得自己是大秦丞相,所以他死了。”

“可是这样的李斯,在赵高找上他的时候,想了很多。

人皆有私,而在那一瞬间,李斯放纵他的私心,于是造就无法挽回的结局,这一生最大的后悔。”】

“好一句人皆有私。”李世民叹息,“谁能无过呢?假使他扶持的不是胡亥,大秦也未必会如此惨烈落幕。”

即便亡国,也可以再久一点,也可以再有尊严一点。

【“彼时,赵高对李斯道:“您的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获扶苏的信任,这五点全部拿来与蒙恬相比,哪一点比得上他呢?”

“前面四个其实不重要,只有最后一点,李斯心知肚明,他不可能比得上蒙恬。”

“而在这些之外,李斯还另有忧虑。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相绽放,其中显学有儒家法家等。

而秦国以法强国,李斯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而扶苏的政治主张一直和秦始皇不一样,父子之间多次产生冲突。

换而言之,扶苏和李斯的政见自然也不可能相同。”

“而这也是李斯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所以无论出于政治抱负还是出于对权利的汲汲营取,李斯都不能容忍扶苏继位。”

“无论是谁都可以,唯独扶苏不行。”

“在这样的想法下,李斯面对赵高的提议心动了。”

“他不了解胡亥,但是能快狠准的抓住时机,在他想来胡亥也是一个聪明人,有政治素养的,而这就足够了。”

“可我们都知道,这一切的主导是赵高,而不是胡亥。”

“谁能想到一个中车府令能有这么大的野心呢?”

“人生没有早知道,于是在历史的分叉点,李斯选择了胡亥。”】

李斯不由庆幸,人生没有早知道,可倘若他已经知道了呢?

大秦不只是陛下的大秦,也是他心血所成,他毕生所体现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