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封内部邮件悄然发送至全体员工:
>主题:关于“星联计划”首批能源站选址结果的通知
>
>各位同仁:
>
>经过三个月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星联计划”首批80座智慧能源站选址已确定。站点分布如下:
>
>-北京:朝阳区望京、海淀区中关村、大兴机场高速服务区(2座)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虹桥交通枢纽、临港新城滴水湖环线(3座)
>-广州:天河CBD、南沙自贸区、白云国际机场周边(2座)
>-深圳:南山科技园、福田中心区、龙岗比亚迪总部附近(2座)
>……
>所有站点将于2024年3月1日前完成基建施工,6月30日前投入运营。项目组即日起进入倒计时攻坚阶段。
>
>让我们一起,点亮中国的能源新网络。
>
>??碳硅集团基础设施部
蔡翔成看完邮件,站起身走到窗前。他知道,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
资本只是燃料,技术才是引擎,而真正的战场,永远在用户的心智之中。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老周,‘昆仑’原型车的第五轮路测数据出来了吗?我要亲自看一遍。”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刚整理完。有个好消息??昨天在上海外环高架,系统连续完成了17次复杂匝道切换,全程零干预。”
蔡翔成嘴角微扬:“告诉团队,加快进度。明年春天,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什么叫做‘中国智造’的极限速度。”
挂断电话,他重新坐回桌前,打开文档,敲下新的一行字:
**“2024年目标:交付10万辆‘九州’,建成80座能源站,启动海外首站布局,完成IPO申报材料提交。”**
然后,他加上一句:
**“记住,我们不是在追赶特斯拉,我们是在创造另一种可能。”**
夜色渐浓,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无数年轻工程师仍在调试代码、优化参数、模拟碰撞。他们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新闻头条,但他们亲手塑造的,是一个民族产业崛起的脊梁。
而在某个角落的白板上,有人用马克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只要方向对了,晚一点出发,也能抵达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