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土木堡之变丢了多少土地 > 第65章 斩了使臣(第1页)

第65章 斩了使臣(第1页)

正统十四年,九月初三日。(景泰年号,按俗,应明年更改。)“陛下,瓦剌使者来京了。”乾清宫里,朱祁钰正在和大臣们商讨“京师守卫战”的战略细节,王腾走到他的身边,轻声说道。“他们几个人?”“罢了,将鞑贼全部抓捕,明日午门斩首。”朱祁钰懒得管对方有几个人,也懒得遵守“不斩来使”的潜规则,更懒得知道对方此行目的。前前世,瓦剌使臣纳哈出来访。不仅加恩款待,还赐予大量财物,黄金百两,白银二百两,珍珠百颗,以及织金九龙纻丝等名贵布丝数十匹。当时信里的内容,朱祁钰如今回想起来,就觉得难堪。说什么“我与可汗当顺天道,合人心,和好如旧”?你看人家理你吗?两国终将有一战,既然无法避免,那就撕破脸皮吧。王腾仔细聆听旨意后,躬身拜别。在场的所有武勋及兵部、户部官吏,共十六名,他们纷纷抬头,错愕的看着皇帝。“你们觉得,朕做得不对?”户部尚书高谷讪讪道:“陛下,臣以为,太上皇还在瓦剌人手里呢,如此激怒对方,怕是不妥。”朱祁钰冷笑,他就是要激怒也先,至于朱祁镇的安危,与他何干?自“土木之祸”发生后,朱祁镇就应该成为明朝的弃子,若是做什么都要先考虑到他,只会让瓦剌更加得寸进尺。要战,就得痛下决心,破釜沉舟!不要凡事都受到牵绊,这样只会害了你自己。于谦却反驳道:“高尚书,你竟然在担忧太上皇的处境?怕是杞人忧天了吧?”“前段时间,也先不是放出话来,欲送驾回京,两国结为亲姻?”“太上皇于瓦剌,仍有价值,他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说完,他朝朱祁钰一拜:“臣以为,陛下所为,英明至极。既可惩戒鞑贼,又能缓解民间怨气,一举两得。”在没有网络的古代,平民百姓是无法窥探朝廷公务的。而这次,朱祁钰故意将午门斩首的时间,推延到明日,实则为了大肆宣传,吸引到更多百姓过来围观。代入一下,隔壁小日子屡次挑衅,国家直接把使馆的小日子全部抓起来,并且来一场直播枪毙。就问你看得开不开心吧?于谦只说对了一点,不仅仅为了让民众泄愤。其实更主要的,是为了展现大明朝廷扞卫主权的决心,坚定的军事自信,以及大国风范。如果朱祁钰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他就是要做给全天下人看!顺天府,大街小巷中,此刻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明日将有十四名瓦剌使臣,将在午门斩首。“真的假的呀?”“你看,公示贴得随处可见。”“啊?这朝廷,仿佛有点陌生。”从正统六年开始,瓦剌连年侵犯边境,又每年都上京纳贡。然而,每一次,都满载而归。即便是对立阵营的使臣,大明朝廷依旧保持克制,甚至礼遇有加。民间早有反抗,大家都不愿意跟瓦剌人做生意了,结果回头一看,朝廷还送钱给人家?无视民意,官府的公信力就是这样一天天的败落丧失。这一切,随着新帝降临,都变了。如今竟作出这样大快人心之事,民间呼声渐高。九月初四,紫禁城午门。十四名瓦剌人皆跪伏地面,他们被捆绑着不能动弹,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草原语。从前,入明使臣是一件极美的差事,人人争抢上任,因为能捞油水。可现在,美差却成为了索命符。心理落差之大,让他们难以接受。刑部尚书俞士悦奉命,亲自督斩。他本来是大理寺卿,后来被提拔成刑部尚书。俞士悦望了眼午门前的大日冕,当影子转动到指定区域后,将令牌丢下去。“午时已到,即刻行刑!”“喝——”侩子手喷了口大酒,将明晃晃的大刀举过头顶。午门前,迎来不少围观群众,他们纷纷拍手叫好。“杀!就应该杀死这帮瓦剌人。”“没错,瓦剌屡次侵犯,攻破北方数十座卫所,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残害我族数十万人。”“瓦剌不仁,以奸计掳我朝太上皇,国仇家恨,今日报之!”“呃,我能说,抓得好吗?”“???你不想要脑袋了?竟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坐在高台上的俞士悦,自然听闻人群中细细碎碎的议论声。他心中暗想,其实他也觉得,抓得好呀。如果不是瓦剌,大明又岂会迎来新的明君?尽管朱祁钰才上任不久,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却是让朝廷风气焕然一新。上任初期,就严令要求诸臣如数缴纳赃款。有人偏不信这个邪,有人觉得锦衣卫查不出来,有人不担心会有什么恶劣后果。谁也没想到,三天截止时间到,第二天,就立刻公示。【凡藏万两者,凌迟抄家;凡藏千两者,斩首去爵;凡藏百两者,贬官离京。】近五分之四的五品以上文臣被罢官,凌迟斩首者,多达百人,直接把文官集团经营数十年的底蕴,一朝抹除。替代他们位置的人,是那群寒窗十年考上功名,却依旧停留在牛马位置的进士。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外乎是。至于武勋集团,同样没有放过。只不过由于总体人数少,所以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少人上了“封神榜”。朱祁钰通过此次雷霆手段,直接建立至高无上的天子威严。虽然新帝也有信任的宦官,但王腾和宋七两人,在朝堂上的存在感极低,完全不像王振那般胡作非为。同是太监,为何差距那么大呢?俞士悦是打心底的认可新帝。不过,这与他希望迎回太上皇,没有冲突。:()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