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谈到一些关于学问的东西时才会偶尔说上几句。
温棋语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也更多的谈起了他会参与的话题。
提到某篇文章时她说,“我倒是记得前朝李学士的《奇文摘注》中曾提及它的解释,里面易有可取之处……”
易许听得认真,对着温棋语的声音也显得谦和有礼,“温大小姐博览群书,见解独特,此句我倒是没有想过这种解释。”
温寂抿着一勺汤,心中对几人的谈话兴致缺缺。
惊才艳绝的人她见过不少,贺彦修就是其中一个,易许那些学问在她看来就像是他的人一样,上进却没什么特别,一眼能忘到头。
舒氏这时看着易许,感慨道,“说起来,我小时候应是见过你的,那会儿你才五六岁吧?”
易许微微一笑,“姨母好记性。确有其事。”他说着,视线却转向温寂,眼底含着一丝很轻微的笑意,“那时,我还见过二表妹。”
温寂微微一怔,停下手中动作,她对此毫无印象。
她若有似无的打量着易许。
青年目光中似乎带了几分温度,两人视线对上,温寂眨了眨眼。
接着,她放下手中的汤勺,向着易许的方向,露出了一个今日一直没有在她脸上出现过的,真诚微笑来。
……
饭毕,温棋语突然想到了些什么,“对了,四日后,孔大家要在文渊阁讲学,我与裴公子他们约好了同去。兄长和妹妹可有时间?”
她又看向易许,,“那里也有不少青云书院的学子,表兄不如与我们一起,也可以提前结识几位同窗。”
温洛声音淡淡的,“那日我有事。”
易许也婉拒了,“多谢大小姐好意。只是那日恰好事去书院办理入学的日子,恐怕不便前往。”
温棋语目光转向温寂,“妹妹呢?”
温寂见几人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笑了笑,问道,“姐姐不记得了吗,孔大家之前在法华寺旁讲过了。”
温棋语道,“这次主要也不是听讲课,裴公子近来结识了几位青云书院的学子,都颇有大才,正好可以交流一番。”
“姐姐难道还要去考科举不成?”温寂对青云书院的书生了解一点,除了半个打杂的贺彦修没什么人让她有想结识的冲动。
她摇摇头,“我就不去了。”
说着,又转身朝向易许,“既然表兄那日要去书院,不如我送送表兄吧,表兄第一次去,恐怕对那里还不怎么熟悉。”
易许正欲开口,就见舒氏先闻言点头,“如此也好,阿寂,那你便替我好生送送你易表兄。”
她又对易许道,“青云书院的副院使陈望舒,是你姨父的故交,若在书院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他。”
知温夫人好意,想到再拒绝便是失礼了,他于是行礼谢过。
另一边,温洛听着母亲和妹妹的安排,眼中闪过一丝隐约的不赞同,但终究也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