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否看看贵店雅间的食单?”
“孙福——”
吴铭让孙福取来食单,给李行老过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食单上竟没有低于一百文的菜!多数菜的定价都在三百文至五百文之间,贵的能卖到一贯以上!
这定价比包括状元楼在内的许多正店还要高,吴记不过一陋巷小店,哪来的底气?
吴铭见李行老满面惊疑之色,忙问:“可是有何不妥?”
“倒没什么不妥……”
行里只对菜品定价的下限有所规定,上则不封顶,全凭店家自行决定。
他所惊疑的是,如此高的定价,按理说,该当问津者寥寥才是,可适才查验账簿,分明颇受食客追捧!
“我可否上贵店雅间一瞧?”
吴铭点头称好,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李行老自店外进入隔壁雅间。
李铁民本以为吴记的雅间装修得极其精美,故而食客乐意支付“溢价”。
他想多了,此间甚至不如自家分茶的雅间敞亮精致,更别说和正店相较。
视线被墙上的墨宝所吸进,观其署名,竟不乏颇具名望的文人雅士,心中惊诧更甚。
很显然,吴掌柜意欲效仿清风楼,广邀天下名士,为店铺宣传。
又想到:吴记的雅间开张不过短短数日,竟引得这许多文人留墨于墙,足见吴掌柜人脉之广!
李铁民心下感慨,吴记川饭开店三月有余,当真一月一个样!
照此趋势发展,何愁做不成正店!
“叨扰了。”
“哪里的话,是小店有劳李行老了才对。”
李铁民不再多言,收下账簿和税钱,登车离去。
……
经过这些天的预热,吴记川饭将开夜市之事,一众熟客早已悉知。
夜市的客流量通常会比午、晚两餐低不少,但开张首日,肯定会引来许多食客尝鲜,吴铭今日备足了菜料。
事实也确实如此。
欧阳发先前被父翁禁足,没能和昔日同窗一聚,恰逢吴记首开夜市,便约上二三好友,于今夜聚首。
午间,欧阳发仍至吴记用饭,进店第一句话便是:“吴掌柜!我要订今晚的雅间!”
吴铭只能说一声抱歉:“实在不巧,今晚雅间均已订出。”
“谁订的?”欧阳发眉头轻皱,“有哪个客人像我这般日日光顾?这等事,难道不该先紧着老主顾?”
“令尊订的。”
“……当我没问。”
欧阳发气势顿消,心下自我宽慰:罢了,店堂里不也有新菜可尝么?倒不必非争那雅间……
不止欧阳发,二程、刘几等太学生也已约上各自的好友意欲今夜光顾。
兴国寺客院里,苏轼和苏辙亦在谈论此事。
苏轼断然道:“吴掌柜首开夜市,于情于理,你我皆当亲往捧场!”
“???”苏辙大惑不解,“敢问是何情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