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秋天语录经典语录初秋图片 > 课堂掠影(第2页)

课堂掠影(第2页)

两人在寂静的画室里,你一笔我一笔,把原本单调的画纸涂成了热闹的调色盘。阳光在他们脚边缓缓移动,从明亮的金黄变成柔和的橘红;松节油的味道似乎也没那么刺鼻了,混着彩铅的木质香气,成了画室里独特的气息。顾绪欣偶尔会吐槽“你画的槐树像蘑菇”,郁唸则会笑着反驳“你画的人连胳膊都歪了”,笑声在空旷的画室里回荡,撞在画架上,又轻轻弹回来,像温柔的回声。

直到上课铃快响了,两人才恋恋不舍地收拾好彩铅和画纸,顾绪欣还不忘把那幅“合作作品”折好,塞进郁唸的书包里:“留着当纪念,以后咱们组乐队了,就把它挂在排练室里!”

晚自习的铃声敲响时,郁唸和顾绪欣刚从食堂出来,手里还拿着没吃完的糖醋排骨——打饭阿姨果然给他们留了最大块的,肉质软烂,酸甜可口,两人吃得满嘴是油,却觉得格外满足。他们沿着林荫道往教学楼走,晚风带着夜露的清凉,吹在脸上,吹散了白日的燥热,也吹走了最后一点疲惫。

“等会儿憶音在三楼的空自习室等咱们,她给你补物理,我在旁边刷数学题,有不会的咱俩还能讨论讨论,省得老麻烦憶音。”顾绪欣嘴里叼着根草莓味的棒棒糖,说话含糊不清,却依旧透着股热情。

郁唸点点头,心里竟有些莫名的期待。他的物理成绩一直不太好,电路和力学的知识点总像一团乱麻,分不清串并联,也搞不懂受力分析。之前憶音提过好几次要帮他补,都被他以“没时间”“再等等”推掉了——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大概是怕被看出窘迫,也怕辜负她的热心,才故意别扭地躲开,实在没必要。

来到三楼的空自习室,郁唸推开门,就看见憶音坐在靠窗的位置。她面前摆着摊开的物理课本,旁边放着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一个印着吉他图案的保温杯,蒸汽从杯口轻轻冒出来,在空气中凝成淡淡的白雾。听到开门声,她立刻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像只快乐的小鸟似的朝他们招手:“这里这里!我提前半小时就来了,把你平时错得最多的几个章节都整理了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标了重点,保证你一看就懂!”

郁唸走过去坐下,看着她推过来的笔记。笔记本是淡蓝色的,字迹娟秀又清晰,重要的公式用红色笔标了出来,易错点旁边还画了小小的提醒符号——有的是吉他,有的是古筝,甚至还有个迷你版的顾绪欣头像,旁边写着“别像他一样粗心”。他忍不住笑了,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可爱的符号,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憶音。”

“跟我客气什么呀!”憶音眨了眨眼,拿起物理课本,翻到“欧姆定律”那一页,“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你看这个欧姆定律,I=UR,其实特别好理解。我给你举个例子,就像你调古筝弦的松紧一样——电阻R就像弦的粗细,弦越粗,电阻越小;电压U是你拨弦的力度,力度越大,电压越高;电流I就是发出来的声音大小,力度越大、弦越细,声音就越响,是不是很形象?”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拨弦的动作,眼睛亮晶晶的,像在分享什么宝贝。郁唸听着她的讲解,看着她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化的电路图——两个圆圆的灯泡,几条笔直的导线,还有一个小小的电池,画得像卡通画一样可爱。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符号,突然有了具象的意义,就像古筝的音阶,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章可循,只要找到规律,就能串联成完整的旋律。

顾绪欣在一旁刷数学题,偶尔抬头插一嘴:“憶音,你这么会教,以后干脆当老师得了!我要是早遇到你这样的老师,数学也不至于考及格都难。”

“那可得等我先考上理想的大学才行。”憶音吐了吐舌头,又转向郁唸,眼神里满是鼓励,“我们来做个题试试?你看这道题,一个串联电路里有两个电阻,已知电源电压和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求另一个电阻的电流……”

时间在安静的讲解和偶尔的讨论中悄悄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月光爬上窗棂,像一层薄薄的银纱,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一幅流动的画。郁唸跟着憶音的思路,一道题一道题地做,从欧姆定律到电功率计算,从串并联电路到受力分析,那些曾经让他望而却步的知识点,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当他终于独立解出一道困扰了他许久的“电功率综合题”时,兴奋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下答案,然后抬头看向憶音,眼里满是期待。

“对了!郁唸你好棒!”憶音凑过来看了一眼,立刻开心地鼓起掌,声音里满是真诚的喜悦,“你看,其实你很聪明的,就是之前没找到方法,现在一学就会!”

顾绪欣也放下笔,凑过来看了看草稿纸,拍了拍郁唸的肩膀,笑着说:“可以啊郁唸,这下物理老师再提问,你就能横着走了!以后咱们班的物理难题,终于有人能跟我一起讨论了!”

郁唸看着他们真诚的笑脸,心里像被温水泡过一样舒服,暖暖的,软软的。他忽然觉得,有这样两个朋友真好——顾绪欣像热烈的火焰,总能用他的活力驱散沉闷;憶音像温柔的星光,总能用她的耐心照亮迷茫。而他自己,就像那根被重新校准的古筝弦,在他们的陪伴下,终于摆脱了莫名的烦躁,能弹出流畅而准确的旋律。

晚自习结束后,三人一起走出教学楼。夜风吹动憶音的长发,发丝拂过她的脸颊,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走到教学楼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东西,递到郁唸面前。

“这个送你,郁唸。”那是一个浅棕色的陶笛,只有手掌大小,上面刻着简单的叶脉纹路,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放在掌心沉甸甸的,带着点温热的触感,“我爸上次去云南旅游带回来的,说是当地手艺人做的,音色特别好听。你平时练琴累了,或者觉得烦了,就吹吹它,就当……是咱们之间放松心情的小秘密。”

郁唸接过陶笛,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细腻的纹路,像在触摸一段温暖而珍贵的时光。他把陶笛凑到嘴边,轻轻吹了一下——没有刻意按孔,却发出一声清亮而柔和的音,像清晨的鸟鸣,又像山间的溪流,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动听。

“谢谢。”他看着憶音,认真地说,心里的感激像潮水般涌上来,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把陶笛紧紧握在手里。

“谢什么呀!咱们可是好朋友!”顾绪欣走过来,一把揽住两人的肩膀,把他们往校门口带,“我跟你们说,咱们以后干脆组个乐队吧!就叫‘槐音乐队’,怎么样?纪念咱们第一次合奏的那棵大槐树!”

“组乐队?”郁唸惊讶地抬头,眼里满是意外——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却觉得这个提议格外诱人。

“对啊对啊!”憶音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整片星空,“你弹古筝,我弹吉他,咱们可以把流行歌改成民乐版的,肯定特别好听!至于绪欣……”她故意顿了顿,笑着说,“绪欣可以打节拍,他节奏感那么好,肯定能当咱们的‘人体节拍器’!”

顾绪欣“啧”了一声,却没反驳,只是笑着推了推郁唸的胳膊:“走了走了,别光顾着傻乐了,明天还要早起上早自习呢!要是迟到了,老班又该念叨了!”

月光下,三个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并排走在安静的小路上。郁唸握着陶笛,走在两个朋友中间,听着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乐队的名字和未来的计划,心里那点说不清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