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历史与世界杂史思维导图 > 古代的西藏人在干什么(第2页)

古代的西藏人在干什么(第2页)

757年,吐蕃趁安史之乱,联兵南诏夺取州(西昌)、会同(会理)、台登(泸沽)、昆明(盐源),进据清溪关(大渡河南),直逼川西平原,威胁成都

762年,吐蕃攻陷临洮,取秦、戍、渭等州

763年,吐蕃大震关,取兰、河、都、洮等州,陇右地尽亡,安西四镇和伊、西两州、北庭等地与中央政府联系被切断

763年,土蕃攻陷唐都长安

764年,吐蕃占凉州

766年,吐蕃占甘州以及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吐蕃北边界拓至回纥

776年,吐蕃占瓜州,肃州

781年,吐蕃占沙州

787年,吐蕃攻占北庭、安西;天山北路同河西地区尽为吐蕃占领

790年,唐朝的庭州(于阗,xxx)被吐蕃攻占

791年,吐蕃占西昌州,陇右十八州全境入吐蕃

794年,南诏复归附唐

821年,唐士会盟,中国的史书称之为“长庆会盟”,约定边界

843年,土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被僧人刺杀,王朝崩溃,各地拥兵自立。朗达玛儿子维松和云丹争夺王位。维松之子贝考赞死于暴动,贝考赞之子吉得尼玛衮见大事已去,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建立政权

吉得尼玛衮死后,王国一分为三:

?长子统治麻域(拉达克一带)

?二子统治东南部布让(今普兰县)

?三子统治象雄(今札达县),即后来通称的古格王朝

848年,唐朝光复失地敦煌、晋昌

849年,唐朝光复张掖、酒泉,向西尽收伊州、吾州,向东直至灵武

849年,吐蕃所有泰、原、安乐三州和石门等七关,投降唐;南方的维州,也为唐收复

850年,于阗摆脱了土蕃的统治

857年,吐蕃酋长尚延心又以河(今甘肃临夏市西南)、渭(今甘肃陇西县西南)二州部落来降

863年,唐收凉州

877年,宗教之争为导火索,引起内乱,最终土蕃分崩离析

877年,不丹脱离土蕃,独立

969年,国王李圣天尉迟僧乌波(VijayaSambhava)的儿子Zongg派遣了一个朝贡代表团前往北宋。

971年,一位佛僧(名吉祥)将于阗国王的信带给了宋朝皇帝,并在信中提起破喀什而虏获会跳舞大象,预备献给中国朝廷。同年,喀喇汗国从北部征服了于阗部分领地。喀喇汗国在10世纪上半叶宣布皈依□□教后,其逐渐强大的国力引起了于阗国的不安。于阗国趁喀喇汗国西征波斯萨曼王朝之际发动突袭,从而引发了喀喇汗于阗战争

1006年,于阗被□□喀喇汗国统治者优素福·卡迪尔·汗(YusufQadirKhan)所攻克,他是喀什和八剌沙袭的□□统治者的兄弟或表弟。于阗被喀喇汗国所灭

1008年,12岁的唃(gu)厮啰被商人何郎业贤带回河州(今甘肃临夏),后又被移居移公城(今甘肃夏河县),后又被劫持到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尊为赞普,唃厮啰成为赞普后,河湟一带土蕃逐步归附

1032年,唃厮啰将王城迁到青唐,标志着稳定政权确立。同年,宋仁宗封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

1035年,唃厮啰击败了西夏李元昊的入侵

1041年,喀喇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分裂的原因有:喀喇汗国实行双汗制度,大汗直接统治东部,汗廷设在八刺沙袋(Balasagun),而副汗则治理忏逻斯(Talas)和喀什(Kashgar),两位汗王都享有军事权。喀喇汗国内部的派系斗争日益激烈,特别是长安阿里系和幼支哈桑系之间的权力斗争,成为了导致分裂的重要因素。喀喇汗国在统治时期也面临着来自外部势力的压力。特别是与于阗等周边政权的冲突和战争,消耗了喀喇汗国的实力,加剧了其内部的矛盾和分裂

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

1104年,唃厮啰被北宋灭亡

1235年,拉达克被蒙古灭亡,其后被元明统治

1247年,蒙古灭亡古格政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