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达眯着醉眼,打了个酒嗝:“慌什么?天塌下来有老子顶着,出什么事了?”
“那个贩伞的柴荣,今天带了个红脸蛋的汉子过来,不仅不肯交税,还把我们兄弟打了一顿!好几个兄弟都被打得站不起来了,您快想想办法啊!”
董达一听,酒一下子醒了大半,眼睛瞪得溜圆:“什么?有这种事?那个柴荣胆子这么大,还敢找人来跟我作对?”他赶紧勒住马,调转马头,朝着销金桥的方向打马就跑,嘴里还骂道:“我看那个红脸蛋的是活腻了,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
那些汉子跟在后面,一边跑一边喊:“董大爷,您慢点,我们跟不上了!”
董达骑着马,很快就过了销金桥,沿着西边的路往前追。路上有不少赶集的人,见董达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过来,一个个都吓得赶紧往路边躲,没人敢挡他们的路。董达往前看了看,正好看见柴荣推着伞车在前面走,心里更气了,催马往前赶,很快就追到了柴荣身后,大声骂道:“柴蛮子!你敢漏税,还敢让人打我的人,今天看你往哪儿跑!”
他说着,举起手里的马鞭子,朝着柴荣的后背就抽了过去。柴荣吓得心里一紧,嘴里不停喊“完了完了”,推着车子拼命往前跑。可他跑得再快,也跑不过马,没一会儿,董达就追上了他,马鞭子像雨点一样落在柴荣的背上、胳膊上,柴荣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停下来。
这时候,赵匡胤正在酒楼二楼喝酒,忽然听见楼下传来马鞭子的响声,还有人喊叫的声音,赶紧探出头往下看。这一看,他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只见一个穿着绸缎衣服的汉子骑着马,正用马鞭子抽柴荣,柴荣推着车子,疼得直咧嘴,却不敢反抗。赵匡胤一眼就认出,那个骑马的汉子肯定是董达,他二话不说,踩着窗户沿,“噌”地一下就从二楼跳了下去,正好落在董达的马旁边。
赵匡胤指着董达,大声骂道:“你这个恶霸!敢这么欺负人,是不是活腻了?”他说着,伸手抓住董达的衣襟,使劲一拽,董达没防备,从马背上“扑通”一声摔了下来,摔得他龇牙咧嘴。
董达爬起来,一看赵匡胤是个红脸蛋的汉子,就知道这是打他手下的人,心里也有点慌,但还是强装镇定,摆出一个“鲫鱼跳水”的姿势,想吓唬赵匡胤。他睁大眼睛,又猛地扑了过来,想把赵匡胤扑倒,用“饿虎扑食”的招式制服赵匡胤。
赵匡胤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往旁边轻轻一闪,躲开了董达的扑击。董达扑了个空,身体往前踉跄了几步,赵匡胤趁机伸出脚,朝着董达的腿弯处一勾,董达“扑通”一声又摔在了地上,这次摔得更重,半天没爬起来。
赵匡胤上前一步,提起拳头,朝着董达的身上就打,跟当初在大名府打韩通一样,每一拳都用了力气,打得董达嗷嗷直叫。董达带来的那些汉子,见主子被打,都喊了一声,从路边捡起砖头、石头,朝着赵匡胤扔了过去,想救董达。
赵匡胤见他们扔石头,不仅不躲,还哈哈大笑:“来得好!今天就让你们这些混蛋知道我的厉害!”他不再打董达,往后退了几步,伸手解开腰上的黄金锦带,嘴里念了声“黄龙舒展”,锦带立刻变成了神煞棍棒。他握着棍棒,朝着那些汉子就打了过去,棍棒一挥,就有几个汉子被打倒在地,剩下的人吓得不敢再上,赶紧跑过去,把董达从地上扶起来,架到马背上,朝着正南方向逃走了。
赵匡胤提着棍棒,还想往前追,柴荣赶紧从旁边跑过来,拉住他的胳膊:“贤弟,别追了!他们人多,万一前面有埋伏,你就危险了!咱们已经打赢了,还是赶紧赶路吧,别再惹麻烦了。”
赵匡胤回头看了看柴荣,又看了看董达逃走的方向,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但也知道柴荣说得对。他对柴荣说:“大哥,你先往前面走,在前面的黄土坡等我。我再往前追一段,看看他们有没有埋伏,顺便把这个恶霸彻底解决了,免得以后再欺负别人。”
柴荣还想劝,赵匡胤已经提着棍棒,朝着董达逃走的方向追了过去。柴荣没办法,只好推着车子,慢慢往黄土坡走,心里一直惦记着赵匡胤,怕他出事。
咱们再说说董达,他被手下人架在马背上,回头看见赵匡胤在后面追,心里不仅不害怕,反而有点高兴:“我正愁他不追过来呢!他既然敢追,今天就让他有来无回!前面就是九曲十八湾,我那两个结义兄弟就在那儿等着,到时候让他们一起上,肯定能把这个红脸蛋的打死!”这正是:
白白费尽心机耍手段,人能欺负人,天却不会纵容恶事。
别以为路上有险阻就能害人,最后只会自己吃亏,得不到好处。
咱们不说董达怎么算计赵匡胤,先说说另一个英雄。这个人是上界黑虎财神星下凡,姓郑,名恩,字子明,老家是山西应州乔山县的。他今年十八岁,长得特别丑——脸又黑又方,眼睛一只大一只小,鼻子塌塌的,嘴巴却很大,但是力气特别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石头。最奇怪的是他那只大眼睛,能看出谁是妖邪,谁是好人。
郑恩从小就没了父母,一个人在江湖上漂泊,靠挑着担子卖香油过日子。之前在张家庄的时候,他还显露过自己的本事,咱们之前已经说过了。今天他本来是来集市上卖香油的,可卖着卖着,发现自己敲香油的梆子不见了——那个梆子是他爹留下来的,用了十几年,他特别宝贝。他想了半天,才想起昨天在平定州的一家小酒馆里喝酒,把梆子落在那儿了。
郑恩赶紧挑着香油担子,跑到那家酒馆,一进门就喊:“掌柜的!我昨天落在这儿的香油梆子呢?赶紧给我拿出来!”
酒馆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见郑恩来了,赶紧陪着笑:“这位小哥,你昨天是在这儿喝了酒,可我没见你的梆子啊!我昨天打烊的时候,还特意收拾了桌子,没看到什么梆子。”
郑恩一听,火气就上来了:“你骗人!我明明放在柜台旁边的角落里,怎么会不见了?肯定是你藏起来了,要么就是被你拿给别人了!今天你要是不把梆子还给我,我就把你这酒馆砸了!”
掌柜的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解释:“小哥,我真没见你的梆子!昨天晚上有几个乞丐来门口要饭,说不定是他们拿走了,你可别冤枉我啊!”
郑恩根本不信,他把香油担子往门口一放,就开始在酒馆里翻找——桌子底下、柜子里面、灶台旁边,到处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梆子。他越找越生气,伸手就把旁边的一张桌子掀翻了,桌子上的碗、盘子“哗啦”一声掉在地上,碎了一地。掌柜的急得直跺脚,却不敢拦着他,只能在旁边劝:“小哥,别砸了!别砸了!我赔你一个梆子还不行吗?”
郑恩停下手,眼睛瞪着掌柜的:“赔?你赔的梆子有我爹留下的这个好吗?我那个梆子是枣木做的,敲起来声音特别响,你能赔给我吗?”
就在这时,酒馆门口走进来一个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头发用一根木簪挽着,看起来像个读书人。他走到郑恩身边,笑着说:“这位小哥,别生气了。我看你相貌不凡,是个有福气的人,怎么能为了一个梆子,在这里动气呢?不如我给你相个面,说说你的前程,说不定能帮你找到梆子呢?”
郑恩本来还想发火,可一看这个人说话和气,眼神也很和善,心里的火气就消了点。他皱着眉问:“你会相面?真能帮我找到梆子?”
那个人笑了笑:“能不能找到梆子,咱们先不说。我先给你相相面,你就知道我有没有本事了。”
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到来,后面才有了这些事——拦路的贪心汉子,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在山上当山贼的恶人,却逃不过马上就要死的命运。这正是:
要是没有别人指点,拨开眼前的迷雾,怎么能让名声传遍天下呢?
不知道来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咱们下一回再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