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瑞风,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对接,携行具的整体改进思路除了要为此次的突击行动负责,同样也需要为后续的广大基层官兵和野战部队负责。”
“向晋中针线厂表明联合指挥部的态度,钱不是问题,人手不是问题,我要尽快看到样品,最迟四十天!”
“明白!”
楚云飞接过通讯参谋递过来的电报,接着转头看向了林蔚:“林参谋长。”
林蔚迈步上前,等候楚云飞的新指示。
“军政部牵头的42年末点检要开始了,联合指挥这边我打算让你负责这件事情。”
林蔚郑重的点了点头:“好,请。”
“今年陈长官改变了以往的点检形式,主要从兵员充实情况、纪律情况、以及训练情况三方面综合评估,甲种作战部队以及乙种作战部队的评估模式稍微有些差别。”
林蔚和陈辞修的关系颇为亲近,这件事情交给林蔚去做也没什么问题。
若是能够通过军政部、长官部、总部,以及上级的点检,成绩不错的话。
哪怕是一个乙种作战部队,也有可能会进行“升格”处理。
而如果甲种作战部队表现较差的话,很有可能会进行处分,例如惩罚各级主官等等。
华北绝大多数的部队目前状况还算不错。
基本上师一级的指挥官在非战斗时期,会定期召集营级以上的主官。
从作战、教育、人事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认真研讨,进一步规定制度。
“是!”
翌日,清晨。
长治联合指挥部的门口,两辆落满了风尘的吉普车,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走下几道身影。
为首的两人,气质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一人,身材魁梧,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服,领口微微敞开着,脸上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勇之气,正是东征纵队新任指挥官,李云龙。
另一人,则身形挺拔,气质儒雅。
眉宇间,透着一股属于知识分子的坚定与沉稳,他便是政治处副主任,赵刚。
“老赵,这就是楚云飞的指挥部,看着气派不?”
李云龙背着手,像巡视自家地盘一样,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门口荷枪实弹的哨兵和那高高飘扬的青天白日旗。
赵刚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帽,神情严肃地提醒道:“老李,注意言辞,我们这次来,是代表组织,参加重要会议的。”
就在此时,指挥部的大门内,快步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团长!赵政委!哦不,现在该叫李指挥、赵主任了!欢迎欢迎!”
来人正是赵鹏程,他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主动伸出了手。
“嗨呀,我说赵大参谋!”
李云龙一见是他,顿时乐了,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在赵鹏程的手上拍了一下:“你小子,官是越做越大,架子也越来越大了?”
“李指挥说笑了。”
赵鹏程笑着,不以为意地抽回了被拍得有些发麻的手:“这不是钧座吩咐,特意前来接待么。”
赵刚则显得规矩得多,他上前一步,与赵鹏程握了握手,语气客气而诚恳:“赵副官,辛苦你了,这次前来,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