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吧?”
张大云第一个说道:“孙殿英可是叛国投敌的大汉奸,证据确凿,全国共讨之。委员长,怎么可能会放过他?”
楚云飞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你们啊还是把委员长想得太简单了。”
“新编第五军的全称是什么,孙殿英又有什么职位你们应该是清楚的吧?”
张大云缓缓点头:“和平建国军新编第五军,豫北“剿共”军总司令?”
楚云飞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在委员长的心里,‘汉奸’,有时候,并不如‘内患’,来得可怕。”
“孙殿英手下,毕竟还有两万多降兵。”
“在委员长看来,这些人,都是可以被‘感化’、被‘收编’的力量。”
“与其将他们打散,不如留着孙殿英这条‘走狗’,让他,继续替自己,看着这群人。”
“至于这支部队的具体用途,想来你们应该是不陌生,那就是专门用于搞磨擦。”
一番话,说得是在场众人是茅塞顿开。
他们终于明白,楚云飞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了。
楚云飞就是要用舆论,用其他战区将领的态度,来形成一种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民意”和“军心”。
伪军拨乱反正?
可以,前提是非战时期。
一旦上了战场,打输了还想要拨乱反正。
门都没有。
“可是,如果没有孙殿英的招抚,这些投降的伪军士兵怎么办?”
“至于那些降兵。”
楚云飞的眼中,闪烁着一种更为长远的目光:“安排人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甄别和审查。”
“其中,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汉奸头目,一律,交由军法处严惩不贷!”
“而那些,只是被裹挟的、罪行较轻的普通士兵。”
楚云飞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我会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我会将他们,打散编入各个正在整训的补充部队之中,进行再教育,再训练。”
“当兵吃粮没错,可也要看吃的谁的粮食,日本鬼子的粮食能吃吗?”
“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军人的荣誉,什么是民族的大义。”
这些伪军部队在历史上几乎不存在‘阵前反戈’的可能。
他们毫无荣誉感可言。
只有战败投降再次当伪军的,没听说过哪支部队阵前反水的。
不像是解放战争之中,这样的国军老兵阵前反戈一击的不在少数。
尤其是中原战场。
“云公,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把他们作为有一些基础的新兵来进行训练和培养?”
“然后让他们进入野战部队之后用日本人的血,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点?”
楚云飞缓缓点头:“没错,一旦给这帮人第二次机会,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珍惜,因为他们是普通官兵,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是否成为一名汉奸的机会。”
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从国军到汉奸到俘虏兵,就算是想要脱离队伍逃跑。
也没有多少的机会和时间给他们。
当下兵员紧张,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
说完这些。
楚云飞又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件事:“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