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错了队,万劫不复,站对了队,则是一步登天。
刘和壁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这他娘的闭眼选也知道应该往哪里站。
他就不信楚云飞敢来洛阳就没准备后手。
刘和壁猛地站起身,向着楚云飞,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总顾问慧眼识珠!姚师长确实是我军中难得的良将!,“和壁,愿为总顾问,从中牵线搭桥!”
他的态度,已经不言而喻。
楚云飞满意地点了点头。
尚未来得及出声表态。
赵鹏程快步走进房间之内,附耳说了一句。
楚云飞脸色稍变,而后缓缓起身:“刘参谋长不愧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英才,这件事情就拜托刘参谋长了。”
“是,请长官放心。”
——
楚云飞的行程,被安排得密不透风,像一只上满了弦的陀螺,一刻也不得停歇。
他这次亲临洛阳和第一战区,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天的时间。
而在这短短的十天里,他需要处理的事情,却堆积如山。
首先,是督导第一战区的备战工作。
冈村宁次在华北的蠢蠢欲动,已经不是秘密。
根据情报,日军正在从关东军和华中地区,抽调兵力,补充其在华北方面军的损失。
一场大规模的反扑,随时可能爆发。
洛阳,作为连接华北与中原的战略要地,首当其冲。
楚云飞必须确保,这里的前线部队,从工事构筑,到弹药物资储备,再到作战预案的制定,都万无一失。
他每天都要大量的时间,与一战区副总司令刘茂恩、参谋长郭寄峤等人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地图,推演战局,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都堵死。
其次,是审查第二战区的作战方案。
山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整个华北棋局中的重要性。
是攻是守,是牵制还是主攻,每一步,都关系到整个华北战场的稳定。
楚云飞需要通过电报,遥控指挥,确保二战区的行动。
能与一战区,乃至整个全国的战略部署,严丝合缝地配合起来。
最后。
也是最棘手的一件,便是整顿第十五军。
这是一个马蜂窝。
处理得好,能拔除毒瘤,整肃军纪,将一支乌合之众,改造成能战之师。
处理得不好,则可能激起兵变,动摇整个战区的稳定,后患无穷。
即便有刘和壁这条“内线”的帮助。
楚云飞也需要时间,去分化、拉拢、瓦解武庭麟的镇嵩军旧部体系。
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平稳地过渡到可靠的人手中。
这三件大事。
每一件,都足以让一个普通的指挥官焦头烂额。
而楚云飞,却要在十天之内,将它们处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