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程疑惑地接过,低头看去。
“二战区司令长官阎百川,因身体抱恙,恳请辞去本兼各职,回五台山静养。”
“委员长已照准。二战区事务,暂由参谋长楚溪春代理。”
赵鹏程拿着电报,当场愣住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阎长官下野了?
就在他费尽心机,成功地将势力伸出山西之后,他竟然自己放弃了?
这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啊!
如果真是阎老西做的话,那么他又怎么会下野呢?
难不成是山城方面?
可山城方面并非最大的得利方啊。
赵鹏程百思不得其解。
他抬起头,茫然地看着楚云飞,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解释。
楚云飞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看着赵鹏程,看出了他的迷茫。
于是楚云飞缓缓地出声鼓励:“鹏程,首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有时候,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关于你遇袭的这件事,我说的直白一些,不管最终的调查结果究竟如何。”
楚云飞指了指赵鹏程手中的那份调查卷宗:“你和警卫部队遇袭的这件事情,只能是日本人做的。也必须是日本人做的。”
楚云飞说的颇为直白。
不管这件事情是谁做的。
阎老西亦或者是山城,乃至五战区甚至是其他各方势力。
但因为阎老西后续的这一手操作。
楚云飞成功的担任军训部总顾问。
就结果和利益而言。
说的难听一些。
警卫连和赵鹏程的重伤,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就显得有那么一些微不足道。
阎老西是能够干出来的,为了让阎老西彻底退休,常瑞元也干得出来。
为了搅浑华北局势,胡宗难干的出来,为了地方派能够继续得以在夹缝之中生存,五战区的各方也有动机。
赵鹏程瞬间就明白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局。
一个由楚云飞和阎老西,甚至还有委员长等其他共同参与且心照不宣的政治默契。
阎锡山出兵,是“敲山”。
敲的是委员长。
提醒他,该给楚云飞一个交代了。
他的遇袭,是“引子”。
给了阎锡山出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