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快的速度,将所有伤员,都送往了后方的野战医院进行抢救。
然后。
陈泽军看着依旧惊魂未定的史蒂文斯,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歉意。
“准将阁下,非常抱歉,是我疏忽了,让您和您的团队,陷入了险境。”
史蒂文斯摆了摆手,他的脸色,虽然因为愤怒和后怕而显得有些苍白。
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荣誉感,让他并没有将责任,归咎于眼前的中国将领。
“不,少将阁下。”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责任,在我自己。”
“是我,太过于莽撞,坚持要将顾问团带到最前线去观摩。”
“我低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低估了日本人的战斗力,万万没想到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勇敢的发起反击。”
史蒂文斯准将看了一眼那些被抬上担架的部下,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然后。
他转过头,看着陈泽军,用一种全新的、充满了敬佩的目光:“但是陈将军,我必须说,您和您的士兵,在刚才的战斗中,表现得极为出色。
面对日军如此猛烈的突袭,你们不仅没有崩溃,反而组织起了如此顽强的抵抗。
你们,是真正的勇士。”
陈泽军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向他敬了一个军礼。
短暂的交流之后。
陈泽军便立刻转身,重新投入到了紧张的指挥工作之中。
“师座,前线部队刚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成功拿下了户庄村,下一步便可以直接攻击邯郸城了。”
“哦?进展这么迅速。”
看着陈泽军那匆忙而坚定的背影。
史蒂文斯的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
对于这些中国军人来说,刚才那场血腥的战斗,不过是这场巨大战役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罢了。
史蒂文斯回到自己的临时帐篷,立刻坐到了电台前。
亲自草拟了一封发往仰光,给史迪威将军的密电。
他要将他在这里,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一切,都原原本本地,汇报上去。
“致参谋长史迪威阁下:”
“我部于今日凌晨,抵达邯郸前线。恰逢日军第八师团发起大规模夜间反击,战况极为激烈。我顾问团不幸卷入战斗,伤亡惨重,然我亲眼所见中国军队之战斗意志与战术素养,远超我等此前之评估。
其面对强敌,死战不退,终将敌击溃。
此役,我军之不易,非亲临战场,实难体会。”
“另,据第十四师师长陈泽军将军所言,日军之反炮兵战术及能力,已获长足发展。
其炮兵,已能通过声音、火光、结合空中侦察等多种手段,快速锁定我方炮兵阵地,并进行精准反制。
其已衍生出一套颇为成熟之体系,值得我军高度警惕”
写到这里,史蒂文斯的笔,停顿了一下。
他本人就是炮兵将领出身。
更是美国陆军“大炮兵主义”理论的忠实拥护者。
楚云飞在华北,大力发展野战炮兵集群的做法,与他的理念,不谋而合。
他这一次来,本就是想用华北战场这个最生动的实际案例,来说服国内那些还在为“是发展装甲部队还是发展炮兵部队”而争论不休的愚蠢文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