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绝不能接受的!
看着阎锡山那副坚决反对的模样,谢明的心,沉了下去。
但谢明也知道。
楚云飞交代的任务,他必须完成。
他鼓起勇气,再次开口,将楚云飞的另一番话,原封不动地转述了出来。
“总座,楚总顾问还让学生转告您一句话。”
“他说,此次基础建设的投资,名义上,是与我们山西的军事工业体系升级改造,相结合的。”
“以为攻势作战提供军事装备和补给的名义争取来的投资。”
“楚总顾问认为时代不会给我们山西人,第二次机会了。”
“这一次,是我们唯一能以‘国防建设’为理由,从中央,从美国人手里,争取到如此海量资金,来发展我们山西本土的机会。”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
谢明的目光,投向了远处那连绵不绝、如同一道天然屏障的太行山脉。
“楚总顾问说,一旦战争结束,谁都清楚平原、沿河、沿海的地区,其发展的机遇,必然会远远高于我们这样的内陆山区。”
“等到抗战胜利,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所有的资源,都会向那些更容易出成果的地方倾斜。”
“到那时,我们山西,拿什么去和别人争?”
“难道,就让我们山西的子孙后代,永远守着这片贫瘠的黄土地,被这太行山、吕梁山,困死在这里吗?”
一番话,直击阎老西的心坎。
他沉默了。
他缓缓地转过身,同样望向了那巍峨的太行山。
这座山,守护了山西,也同样,禁锢了山西。
他想起了自己“保境安民”的初衷。
想起了自己为建设山西付出的毕生心血。
他想让山西富强,想让山西人过上好日子。
但他的那些手段,那些心机,那些为了“独立”而设置的重重壁垒。
从长远来看,真的,是对的吗?
楚云飞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
剖开了他内心深处,那个他一直不愿去面对的矛盾。
是继续抱着那点可怜的“独立王国”的旧梦不放。
眼睁睁地看着山西,在未来的时代浪潮中,被彻底抛弃?
还是。
放下个人的权力和那点可怜的私心,为山西,为子孙后代,博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良久,良久。
阎锡山,发出了一声长长的、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的叹息。
他看着那连绵的群山,浑浊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前所未有的萧索和释然。
“罢了。罢了”
他喃喃自语:“就让那窄轨铁路,随着我阎百川这个老东西,一起埋进历史的尘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