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玉案·元夕 > 求医问药(第2页)

求医问药(第2页)

两人相视而笑,院中海棠簌簌落花如雪。

就在此时,灰衣人匆匆而来,面带喜色:“好消息!程家出事了!”

沈母暗中联络了程家的政敌,趁程老太爷病重,一举揭发程家私藏军火、勾结水匪的罪证。地方检察厅连夜查抄程府,起出大量违禁之物。

“更妙的是,”灰衣人压低声音,“在程家密室发现了当年林家案的完整卷宗,足以证明林老太爷清白!”

楚红玉猛地站起身,一阵眩晕又跌坐回去。沈清梧急忙扶住她,两人的手紧紧相握,都在微微发抖。

“母亲呢?”沈清梧急问。

“夫人安然无恙,正在配合法院调查。沈老爷也被请去作证了。”灰衣人笑道,“总长大人见风使舵,主动交出了程家这些年的罪证。”

三日后的清晨,一顶青呢小轿悄然而至。轿帘掀开,沈母走了出来。她清减了些,眼神却格外明亮。

“母亲!”沈清梧扑进她怀中。

沈母轻抚女儿头发,目光却望向楚红玉:“小玉,过来让婉姨看看。”

楚红玉缓步上前,还未行礼就被沈母拉住手细细端详:“瘦了,但气色还好。”她眼中含泪,“你娘若在天有灵,也该安心了。”

三人进屋细谈。沈母带来更多好消息:政府已经下令重审林家案,地方法院成立了特别法庭。程老太爷在狱中气病交加,已然奄奄一息。

“那些证据……”楚红玉轻声问。

“都在稳妥处。”沈母握紧她的手,“这次定要为林家讨回公道。”

午后,沈父也来了。他带来一食盒楚红玉爱吃的点心,还有几本难得的曲谱。

“路过书局看见的,想着你可能喜欢。”他语气平常,仿佛只是出了趟远门归来。

楚红玉接过曲谱,指尖微微发颤。这是《牡丹亭》的珍稀版本,她寻了多年未得。

夕阳西下时,一家人在院中用了简单的晚饭。清荷炒了几个小菜,沈父特意温了壶黄酒。

“今日破例,小玉也喝一杯。”沈母为每人斟酒,“去去晦气。”

酒过三巡,楚红玉脸颊泛起红晕,竟主动唱了一段《游园》。没有锣鼓伴奏,没有华服浓妆,但那一颦一笑,皆是风情。

沈清梧静静看着,忽然觉得就这样也好。冤案昭雪,家人团聚,喜欢的人就在身边。

然而她没注意到,楚红玉转身咳嗽时,悄悄将染血的帕子塞回了袖中。

夜深人散,楚红玉倚在窗前看月。沈清梧拿来披风为她披上:“在想什么?”

“想我娘。”楚红玉轻声道,“她总说,等林家平反了,要回苏州老宅种满紫藤。”

“我们一起去。”沈清梧从背后轻轻环住她,“把老宅修葺一新,你在院里唱戏,我为你画像。”

楚红玉笑了笑,没有回答。月光洒在她苍白的脸上,有种易碎的美丽。

次日,地方法院正式开庭重审林家案。沈父沈母作为重要证人出庭,楚红玉因身体未愈留在听雨斋休养。

沈清梧本想陪她,却被楚红玉劝去旁听:“替我看着,回来细细说与我听。”

法庭上,一桩桩证据呈上,一个个证人作证。沈清梧看着父母镇定自若地陈述往事,忽然明白这些年来他们暗中付出了多少。

休庭时,沈父悄悄告诉她:“程家完了。不止林家案,这些年他们犯的事够抄家十次。”

沈清梧心中却没有预想的快意,反而空落落的。二十年冤屈即将昭雪,但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她提前离开法庭,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楚红玉。然而回到听雨斋,却见楚红玉倒在院中,身边落着染血的帕子。

“小玉!”沈清梧冲过去抱起她。

楚红玉勉强睁开眼,嘴角还带着血丝:“案子……如何了?”

“都好了,林家就要平反了。”沈清梧泪如雨下,“你坚持住,郎中马上就来!”

楚红玉握住她的手,笑容虚弱而满足:“那就好……我可以放心了……”

“你说什么傻话!”沈清梧紧紧抱住她,“我们要一起去苏州,还要种紫藤,搭戏台……你答应过的!”

楚红玉抬手想擦她的泪,手却无力垂下。

海棠花纷落如雨,盖了两人一身。远处隐约传来法院退庭的钟声,一声声,如同命运的叩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