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世界碎片里的星星有什么用 > 第32章 济公殿天垂象借物喻象(第1页)

第32章 济公殿天垂象借物喻象(第1页)

我以前来过杭州,那时有个叔叔带我在西湖游玩,他带我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唯独没有带我来灵隐寺。那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所以这一次来杭州,我想去灵隐寺看看。

熬着熬着,熬了一个月,很快到了劳动节休假时,我来到了杭州灵隐寺。曾在网上看过部分评论,有人说进入济公殿里会有一股臭味,那里很玄。也在相关网站看到过一个和尚老师父,戴上济公帽,穿着破袈裟,长布蒙着眼睛,请济公上身,为求助者解开难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放假当天,我孤身一人来到了灵隐寺。灵隐寺很大,名气也很大,信众也很多。大多数人都是听了济公的故事而来,我也是。

民间故事中,济公活佛神乎其神,我在人群中穿梭,驻足在济公殿里,看着木牌上的故事——

(一)济公出世

道济禅师,世称济公俗姓李,浙江天台人。济公出生时,恰逢国清寺罗汉堂里的降龙罗汉像突然倾倒,民间便以为济公是降龙罗汉投胎,是一位为民除害的救星。

(二)幼年佛缘

济公父母平日笃信佛教,乐善好施,因中年得子,心感佛恩。便携子赴国清寺拜佛,性空长老轻抚其顶,赐名心远。李心远幼时不喜玩闹,好诵佛号,佛缘渐显。

(三)灵隐出家

济公十八岁时,因父母相继去世,立志出家,辗转至临安灵隐寺,受瞎堂慧远长老三击掌,了悟前世根性,因果报应之理。随即剃度,拜瞎堂长老为师,长老赐法名道济。

(四)弘法济世

济公扶危济困,劝化众生。一日,路遇孝子董士宏,知其十年前为葬亲卖女,今因寻女失金,欲自缢。济公佯为自缢,巧施佛智,解救了董生,并至赵宅治病,以禅机度脱董生之女。

(五)救民离难

济公富有智慧,一日预感有山峰飞来,将要伤及当地一村庄。他劝百姓躲避而无人相信,反被人讥讽。此时,正遇迎娶新娘的队伍,便抢走新娘,向前飞奔,等到山峰落地时,众人皆因追赶济公而远离灾难。

(六)禅门广大容颠僧

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酒肉不离口,寺僧不解,总以为济公此举违背戒律清规,便告知其师。瞎堂长老说,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长老的话,涵义深邃。自此,人们亦称道济为济癫。

(七)遇火无险

济公夜宿大悲楼,不巧大悲楼起火。人们满以为济公遭难,不料济公从楼里戏耍走出,安然无恙,人们总以为他有神通,但济公想的是如何修大悲楼。

……

故事不单单只有这几个片段,过往游客众多,好多人徘徊于此,不知不觉,我已经站在殿门外。济公殿没有什么臭味,而且很干净。

有人说,济公的故事被神化了。

如果不去单方面验证这些事,而是以另一个角度去看的话。

一出生就注定,生来则不凡,民间传说降临,根据过往经验来分析,这是天垂象显现。纵使前世经历与后世传说稍有差异,但是,如若天道要布局,纵使当事人偏离重心剧情走向,也仍会强制篡改,让其对后世造成既定的正面影响。

类似像这种预言满天飞的情况,民间无故生出传闻,不仅仅是济公的故事,根据预言传闻,最著名的还得属当年武则天一事。

李淳风曾预言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唐太宗听后心中惊悚,杀心大起,因而还错杀了武氏武将,据说当年唐太宗杀了一武氏武将之后,便问李淳风是否祸患已除。

摘抄自百度文史砖家——李淳风解释道,此武姓宫人夺权尚需三十余年时间,彼时已是垂垂老妪,或许会心怀仁慈之心,祸害国家甚浅。可如果皇帝一意孤行,那么彼时上天仍会降下一个正值壮年的女子祸害帝国,彼时恐怕李氏皇族有整体覆灭之忧。太宗听后既忧愁又恐惧,但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罢手。

据说当时为了阻止这件事发生,唐太宗还命令李淳风去斩龙脉,李淳风带着一众士兵前往龙脉所在之地,路上还发生了自然灾祸。虽说他明白天意不可违,但最后,李淳风还是捏符念咒把山炸开,断了龙脉。

武则天人生剧本中有好几个九死一生的剧情,据一个天文博主说,当年她在宫中行压胜之术时,被揭发,唐高宗李治大怒,动了废后之心,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废成。

天道既定的剧情,纵使在当时去看是十分残酷,但是放到现在,这种故事所带来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它要的是一段故事在时空产生的效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