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你的消费 > 日常(第1页)

日常(第1页)

日子仿佛被上紧了发条,开始围绕着“省心优选”高速而规律地旋转起来。何欢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却充实的忙碌节奏。

每天凌晨,天还没亮,他就会和沉姨通个电话,根据前日的销售数据和沉姨的建议,微调当天的进货清单。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店,迎接送来的货品,和王阿姨一起进行开业前的最后整理——补货、清洁、检查设备。白天,他如同钉子般守在店里,收银、理货、应对顾客各种稀奇古怪的询问、处理各种突发小事。傍晚打烊后,核对账目、清点库存、制定明日计划、打扫卫生成了雷打不动的固定流程。他几乎是以店为家。

他发现,开店远不止是买卖东西那么简单。琐碎的事情层出不穷,考验着他的耐心和细心:收银机的打印纸用完了需要及时更换,不然无法打出小票;门口的地垫容易被踩歪或弄脏,需要不时调整和清洁;灯光开关的时序要根据营业时间调整到最省电的状态;甚至隔壁店铺装修的灰尘都会飘进来,需要更频繁地打扫和擦拭货品。这些细节,林薇的合同里不会写,沉姨的采购经验里也不涵盖,需要他自己一点点摸索和学习。

但他乐在其中。每一种商品的热销或滞销都变成了需要他破解的谜题,驱动着他去思考原因、调整策略;每一位顾客的认可或抱怨都成了他改进的方向和动力。沉姨是他的“品控雷达”和“货源指南针”,总能敏锐地发现哪些货品状态下滑、哪些新货可以尝试,并用她的人脉找到解决办法。林薇则是他的“规则守护者”和“风险预警机”,远程确保着一切在合规的轨道上运行,虽然她的回复总是简洁到近乎冷漠,但每次都能精准地戳中要害,比如提醒他即将到来的税务申报期、或者某个合同的细节风险。

【项目资金池】的消耗速度显著放缓了,因为它主要用于支付房租、后续的小额装修尾款、货款和沉姨林薇的定期咨询服务费。而【个人现金池】却因为便利店的利润,开始缓慢而稳定地增长。何欢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创造真正的、不依赖系统返现的、可持续的财富。这种成就感,是系统返现的数字无法比拟的。

这天下午,客流稀疏,王阿姨在耐心地整理货架,将商品摆放得更加美观。何欢则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收银台后面,对着小本子上记录的销售数据琢磨。他发现,几种特定品牌的酸奶和一款进口的精酿啤酒销量出奇的好,几乎每次补货都能很快卖空,回头客很多。

“王阿姨,您注意到没?这款啤酒好像特别受欢迎。”何欢拿起一瓶深色瓶身的啤酒问道。

王阿姨凑过来看了看,笑道:“可不是嘛!就后面小区那几个租房的年轻白领爱买,下班路过常捎两瓶,说是味道好,附近大超市还经常断货呢。还有那酸奶,带果粒的,好几个小姑娘来问过,说别家买不着这个口味。”

租房的年轻白领?何欢心里微微一动。他想起自己曾经租房的经历,狭小的空间,老旧的电器,时不时的维修麻烦,和不那么友好或负责的房东。那些关于“住”的不愉快记忆瞬间浮现。

“他们……好像挺舍得在吃的上花钱?”何欢状似无意地打听,试图勾勒出这群顾客的画像。

“哎,一个人在外打拼,吃上面可不就不能太亏待自己了嘛!就是住的地方将就点。”王阿姨一边擦着货架一边随口说,“听说他们那小区房子旧,是那种老房隔的,租金还不便宜呢,合租的也多,麻烦事不少。”

何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再次落回那小本子的销售数据上,心里却翻腾起来。晚上打烊对账时,他看着【个人现金池】里那笔虽然不算庞大、却在稳步增长的数字,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系统的百万额度,创建了“省心优选”,解决“买”的问题。

那他自己赚来的钱,能不能做点别的?比如,解决“住”的问题?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像颗种子落入了被春雨湿润的土壤,悄悄萌发出新芽。他没有立刻深入去想,只是把它默默记在了心里的备忘录上。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一位熟客大妈来买菜,结账时忍不住抱怨:“哎,小何老板,你说现在这房东心多黑!我儿子租那房子,马桶坏半个月了,催了好几回都不来修!推三阻四的,真气人!这要是自家房子,早弄好了!”

何欢一边给她装袋,一边随口安慰了几句,心里却再次被触动了一下。“住得不舒心”——这和他当初“买得不舒心”的抱怨,何其相似。一种微妙的共鸣感在他心中产生。

又过了几日,傍晚时分,几个穿着衬衫的年轻人说笑着走进店里,熟练地拿了几瓶那款畅销啤酒和一些零食。何欢听到他们聊天:

“今天总算把合同签了,就你隔壁那间!虽然小点,但起码干净。”

“太好了!终于不用天天看原来那房东脸色了!押金扣得我心痛!”

“就是房子老了点,厨房下水有点慢,回头得自己找个师傅看看,指望不上房东。”

何欢默默地听着,手下熟练地扫码、收款。送走他们后,他站在收银台后,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和沿街亮起的万家灯火,其中不少就租住着像刚才那几个年轻人一样的都市奋斗者。

“买”的问题,他找到了“省心”的解法,并且初步证明了其价值。

那“住”的问题呢?那些和他一样,在这座庞大城市里努力奋斗、渴望有一个安稳舒适窝的年轻人,是否也需要一个能让他们感到“省心”和“舒心”的落脚之处?

这个念头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它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而开始带上某种责任的色彩。

他拿出手机,没有打扰正在忙工作的林薇,而是鬼使神差地点开了租房APP,开始浏览附近房源的租金、户型、以及……租客们留下的那些充满无奈和抱怨的评论。他看到大量对老破小、房东不负责任、合租矛盾、维修困难、胡乱涨租的吐槽。每一个差评背后,都是一个“住得不舒心”的故事。

一种熟悉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开始在他心底酝酿、发酵。“省心优选”从无到有的成功,给了他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底气。系统给了他启动的第一把力,但现在,他觉得自己或许可以用自己亲手挣来的钱,去回应另一个同样真实存在、同样强烈的“心声”。

他关掉APP,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空气中那些关于“家”的渴望与焦虑。

新的想法还在萌芽,模糊而不成熟,缺乏具体的形状。但他知道,它已经种下了,并且正在悄悄地、顽强地生长。未来的某一天,它或许也会破土而出,长成另一片令人安心的绿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