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的消费观你能接受吗 > 萌芽(第1页)

萌芽(第1页)

明远集团投资部陈经理的到访,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寒流,让“省心优选”内外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虽然对方礼貌离开,也未立刻采取任何行动,但那种被巨兽凝视的不安感,却持续萦绕在何欢心头。

会谈后的几天,何欢处于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他加强了日常巡店的频率,对库存和账目的核查更加仔细,甚至悄悄升级了店内的基础安防。他嘱咐沉姨和王阿姨多留意生面孔和异常询问,却又叮嘱她们保持常态,以免惊扰顾客。林薇则远程加强了对公账户的监控,并为何欢梳理了几种常见的商业竞争手段,让他心中有数。

【系统每日任务】的内容也变得更具战略性和内部导向性:

【今日任务:深化与一位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额度500元,用于赠送谢礼或小范围宴请)】

【今日任务:完善“舒心寓所”的入住与管理细则(额度0元)】

【今日任务:进行一次提升团队风险意识与凝聚力的非正式沟通(额度200元)】

这些任务精准地指向了当前最需要巩固的环节。何欢遵从指引,宴请了沉姨最为信赖的几位肉类和蔬菜供应商,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稳定支持,强调了长期合作、品质为先的共同利益。他还特意去“舒心寓所”转了一圈,与入住的小刘师傅和另一位年轻员工聊了聊,了解居住中是否还有不便,并着手起草一份更详细的宿舍公约,涵盖卫生、安全、作息等方面,打算让入住者共同讨论通过。

一天晚上,他利用任务额度,叫了丰盛的外卖,在店里组织了一次晚间小会。他没有危言耸听,而是坦诚地告诉大家,生意做大了,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甚至是恶意竞争,希望大家能更团结,更细心,共同守护好“省心优选”这个大家庭。他还特别表扬了小刘师傅入住宿舍后工作状态提升明显,并宣布将根据“舒心寓所”的运行经验,考虑未来扩大覆盖范围的可能性。

这次沟通效果显著。员工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小刘,几乎把超市当成了自己的家,干活格外卖力。何欢看到,“舒心寓所”不仅解决了员工的实际困难,更成了凝聚团队、提升忠诚度的一张暗牌。

然而,明远集团的阴影和外部的竞争压力,也让何欢更深刻地意识到自身规模的渺小和资本的不足。他扩张的步伐不得不更加审慎。寻找新店址的计划暂时放缓,他必须确保现有的三家店和“舒心寓所”试点运营得如同铁桶一般,能抵御潜在的风浪。

就在这种一边巩固根基、一边警惕外部的氛围中,那个关于“精神需求”的念头,再次悄然浮现。他注意到,店里那些购买进口零食、精酿啤酒的年轻顾客,常常也会抱怨游戏坑钱、剧集无聊,他们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是跨领域的。他的“省心”理念,能否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一次深夜盘账后,他疲惫地刷着手机,无意中点进了赵昊的朋友圈。里面充斥着对行业乱象的抨击和一些潦草却充满激情的游戏概念图,其中一张名为“星轨奇缘”的科幻设定,意外地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一种试图认真讲好故事、做好体验的执拗劲儿,与他做“省心优选”的初心,隐隐共鸣。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宿主对“高品质精神产品”的持续关注与价值共鸣,且锁定潜在高契合度创意源(赵昊)。】

【发布观察性任务:“心源初探”】

【内容:初步评估目标当前状态、理念热情与坚持度。】

【支持:启用“理念共鸣模糊感知”辅助。】

【预算:无强制额度,自然社交消费可报(300元内)。】

这个任务来得恰是时候。何欢深吸一口气,给赵昊发了条消息,直接又随意:“昊子,刚看到你朋友圈那‘星轨’,概念有点意思。还在鼓捣这些?”

赵昊几乎是瞬间就回复了电话,激动得语无伦次,抓着何欢大吐苦水,讲述他如何与不靠谱的合作伙伴决裂,如何一边接外包维持生计,一边挤牙膏般打磨他那个名为“星轨奇缘”的宏大项目。何欢听着,系统那“模糊感知”辅助让他能更清晰地捕捉到赵昊话语中灼人的热情、闪光的创意点子,以及过于理想化、缺乏规划和资源支撑的巨大风险。

何欢没有立刻承诺什么,只是要求赵昊将其最核心的想法做成一个最简单的demo,让他能直观感受。这个要求既是一个测试,也是一道门槛。

与此同时,“舒心寓所”的运营进入了细化阶段。何欢起草的宿舍公约草案经过入住员工讨论后正式实施,明确了值日、用电安全、晚间安静时间等规定。他还用系统任务的额度,给宿舍添置了一个小医药箱、一个应急手电筒和几盆绿植,细微之处提升着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小刘师傅的变化最为明显。解决了通勤之苦后,他休息得更好,工作精力充沛,甚至开始主动研究新菜式,午餐档口的营业额稳步提升。他私下里对何欢说:“老板,真的谢谢你。以前下班回去累得半死,合租的又吵,现在能睡个安稳觉,感觉自己活过来了。”另一个入住的小伙子也变得更加稳定,减少了之前时不时想跳槽的念头。

“舒心寓所”的成功试点,像一块小小的基石,让何欢看到了“安居”所带来的巨大潜在价值——它不仅是福利,更是生产力,是凝聚力,是品牌忠诚度。他开始更认真地思考下一步:如何将这种模式规范化、标准化?未来如果开设新店,员工宿舍是否应成为标配?成本如何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他甚至翻看了一些关于长租公寓运营的资料,虽然感觉模式差异很大,但其中关于集中式管理、标准化服务的思路给了他一些启发。

几天后,赵昊发来了他爆肝做出的demo。何欢在一个深夜点开。画面粗糙,BUG不少,但一段简短的开场剧情和几个充满悬念的对话选择,却意外地吸引人。文本能看出用心,选项设计也暗藏巧思,与他玩过的那些自动寻路氪金手游截然不同。系统辅助反馈来【直观认可度:良好】的评价。

何欢关掉demo,沉吟良久。赵昊有才华,有热情,但缺乏的恰恰是“舒心寓所”所体现的那种“系统性”和“可控性”。一个缺乏管理和资源支持的天才想法,很可能迅速湮灭。

他再次审视自身,“省心优选”和“舒心寓所”是他的基本盘,是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石,绝不能动摇。而赵昊所代表的文化领域,高风险,高投入,但或许也蕴含着高回报和巨大的品牌附加值。

一个想法逐渐成型:他不可能立刻全力投入赵昊那个宏大的“星轨”梦想。但他可以用一种更轻量、更可控的方式,给赵昊一个试炼的机会,同时也测试一下市场的反应。

他拨通了一个之前合作过的设计工作室的电话,咨询开发一款极其简单的、基于文字选项的互动故事小程序的大致成本和周期。得到答复后,他心里有了底。

然后,他才回复赵昊那几十条焦急的留言,语气平静而务实:

“demo看了,比我想的有料,但问题也多。现在投钱给你做‘星轨’不现实。”

“但我这有个小活儿,类似互动故事,很简单。你接不接?算外包,有钱拿,但有要求和deadline。做得好,以后再聊。”

他刻意将这次合作定义为一次“外包”和“测试”,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电话那头的赵昊虽然略有失望,但更多的是抓住机会的狂喜,几乎立刻赌咒发誓地接下了任务。

放下电话,何欢走到窗边。窗外,“省心优选”的招牌安静地亮着,不远处的居民楼灯火阑珊。他的脚下,是已然稳固的零售与安居的基石;而他的目光,则投向了远方那片充满未知、却也闪烁着创意星光的文化海域。

他知道,两条路都很重要。一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另一条是未来可能的价值延伸。而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平衡两者,用“省心”的扎实,去探索“心意”的广阔。舒心寓所的稳步推进,给了他探索的底气;而文化领域的初步试水,也可能为整个事业带来新的可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