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靠卖玉雕 > 第 19 章(第1页)

第 19 章(第1页)

天师协会坐落在城郊一座隐于竹林的古观里,朱漆大门上悬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玄清观”三个字透着百年沉淀的威严。观内青石铺地,古柏参天,只是今日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负责对接的弟子收到来自局里的消息,先向上禀报了此事。而后跟着长老一行人来到局里看到了那辆黑色轿车,车身上蒙着层灰,门窗紧闭,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玻璃照进去,能看到后座上散落的青瓷碎片与几缕纠缠的黑发。

“赵师兄和周师弟呢?”一个年轻弟子颤声问道,伸手去拉车门,却被同行的长老按住了手。

来者是天师协会的三长老,姓秦,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眼神浑浊却藏着精光。他没去看车里的残骸,只弯腰捡起一块沾着黑渍的青瓷碎片,指尖刚触到碎片,便猛地缩回手,眉头拧成了疙瘩。

“好重的怨气。”秦长老声音沙哑,另一只手抚上腰间的桃木牌,牌上刻着的符文微微发烫,“这不是邪祟作祟,是器物反噬。”

他又捡起一块青花小罐的碎片,碎片边缘还残留着淡淡的灵光,只是灵光中裹着层黑气,像被墨染过的丝绸。“是‘认主’的灵物,被心术不正的人强夺,才会生出这么重的戾气。”

随行的弟子们面面相觑,赵姓男人在协会里向来以手段强硬著称,小周虽年轻却也得了些真传,怎么会栽在两件器物上?

秦长老捧着碎片站起身,目光望向市区的方向,竹林的风掀起他的道袍下摆,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里衣。“查,查清楚这两件东西的来历,还有那个叫余故疏的年轻人。”

三日后,协会的卷宗室里,秦长老对着一叠资料皱紧了眉。桌上摊着余故疏的基本信息:二十三岁,古玩店店主,父母早逝,独自一人守着那家名为“余古斋”的老店,平时深居简出,除了定期去古玩市场进货,几乎不与外人打交道。

“就这些?”秦长老敲了敲桌面,资料上的照片是几年前的,青年穿着高中校服,站在古玩店门口,眼神干净得像一汪清泉,与传闻中那个能让赵、周二人折戟的“奇人”判若两人。

“是,长老。”负责调查的弟子低着头,“虽然人不特殊,但是那家余古斋,传了三代,据说民国时就开了,可能藏着不少好东西。”

秦长老拿起那块青花碎片,对着光看了看,碎片上的灵气虽弱,却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绝非邪物所能比。“能养出这种灵物的人,绝不是寻常的古玩店主。”他沉吟片刻,“赵奎文和周明白这两个蠢货,怕是惹错人了。”

旁边的执事忍不住开口:“长老,要不要……派些人手过去?就算对方有些门道,咱们协会的镇坛法器也不是吃素的——”

“闭嘴!”秦长老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厉色,“你想让协会步赵奎文的后尘?这等能让灵物认主的存在,要么是隐世的修行者,要么是守着传承的世家子弟,岂是能用蛮力对付的?”

他将碎片小心地收进木盒,木盒内壁铺着黄绸,是专门用来盛放灵物的。“赵奎文他们强抢在先,理亏的是我们。这事若是闹大,传到其他修行门派耳朵里,协会的脸就不用要了。”

执事嗫嚅着不敢再言,秦长老在协会里资历最老,年轻时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他说不能硬来,自然有他的道理。

“备车。”秦长老站起身,将木盒揣进怀里,“我亲自去一趟警局,找那个叫王建军的警官问问。”

市警局的接待室里,王建军看着眼前这个穿着道袍的老者,有些发愣。比起前几天那两个趾高气扬的天师协会成员,这位秦长老显得太过朴素,道袍的袖口都磨破了边,说话时还带着点乡下口音。

“王警官,叨扰了。”秦长老拱手作揖,动作标准却不倨傲,“我是天师协会的秦一守,想来问问赵奎文和周明白的事。”

王建军请他坐下,倒了杯热水:“秦长老,这事我们已经立案了,但现场除了那些碎片,什么线索都没有,只能初步判断是……灵异事件。”他没说余故疏的名字,心里还记着青年那句“不属于他们的东西,拿了也留不住”。

秦长老没绕弯子,直接从怀里掏出木盒,打开后推到王建军面前:“王警官,实不相瞒,这两件东西,是赵奎文他们从那位余先生手里强抢来的。协会管教不严,让他们坏了规矩,才会落得如此下场,是我们的错。”

王建军愣住了,没想到这位长老会如此坦诚,甚至直言是协会的人有错在先。

“我今天来,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秦长老拿起一块碎片,语气诚恳,“只是想问问王警官,这位余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赵奎文他们在他店里,有没有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王建军犹豫了一下,想起余故疏平静的眼神,还有林晚一家的遭遇,最终还是开口了:“小余是个年轻人,性子淡,不爱说话,但心不坏。”

他顿了顿,将那天在余古斋发生的事简略说了一遍,隐去了余故疏揭露天师协会龌龊的部分,只说赵、周二人态度强硬,非要带走两件器物,余故疏拦不住,才让他们拿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