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林渊并未急于前往藏经阁,而是先去了趟杂事殿,用部分贡献值兑换了几样不起眼的材料——些许朱砂、低阶兽血、数张空白符纸。随后,他又绕到坊市边缘,在一个老修士摊位前,驻足良久,最终用几乎剩下的所有灵石,换了一小截据说能“僻邪安神”的陈旧“定魂木”。
做完这一切,他才朝着位于外门中心区域的藏经阁行去。
藏经阁乃是一座九层石塔,古朴恢弘,塔身符文流转,灵气远胜他处。踏入一层,书香与岁月气息扑面而来。无数玉简、书册分门别类,悬浮于光幕之中,供弟子以神识查阅简介。
此地弟子众多,却异常安静,唯有神识扫过玉简时的微弱波动。
林渊的出现,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他如今在外门虽小有名气,但更多是“悟性超等”和“手段诡异”的标签,而非实力强悍,尚不足以让这些埋头苦修的弟子过多关注。
他直接走向标注着“杂闻异录”、“心性锤炼”、“丹草解析”的区域。神识如流水般扫过一枚枚玉简。
《清心咒》、《宁神诀》、《基础锻魂术》……大多是常见的大路货色,效果有限。关于煞气调和、根基巩固的记载则少之又少,即便有,也语焉不详,或要求特殊的天材地宝。
他并不气馁,耐心搜寻。终于,在一枚极其古旧、边缘甚至有些破损的玉简中,找到了一段残缺的记载:
“……煞者,戾气所钟,然用之正则可炼体,用之邪则蚀魂……上古有体修,引地煞入体,磨砺筋骨,然九死一生……亦有魔道,吞魂噬煞,速成而基毁……欲调和,需以至阳至正之物为引,或以同源煞气中和……”
至阳至正?同源煞气?
林渊若有所思。地火之气算得上至阳,但过于狂暴,并非“正”道。至于同源煞气……《戮灵刃》的煞气源于杀戮与金锐,若要中和,莫非需寻找更精纯的同类煞气?这岂非饮鸩止渴?
他又翻阅了许多关于灵草、矿物的典籍,试图找到“定魂木”之类材料的更多信息,却收获寥寥。那截定魂木年份不足,效果恐怕有限。
看来,常规途径难以解决他的问题。或许,需要另辟蹊径。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藏经阁更深的区域——那里存放着并非修炼功法,而是诸如“阵法基础”、“符箓初解”、“修真百艺杂谈”甚至“奇物志异”、“宗门秘闻”之类的玉简。这些对于追求快速提升修为的弟子而言,堪称“不务正业”。
但林渊却走了过去。
他首先找到关于阵法基础的玉简。神识沉入,大量繁复的符文、原理涌入脑海。他重点查阅了关于“隐匿”、“预警”、“困敌”的简易阵法,尤其是如何利用有限材料布置触发式的小玩意。
随后是符箓初解。他看得很快,只关注最低等的“烈焰符”、“锐金符”等的制作原理与激发方式,而非如何绘制——那需要长时间练习和特定天赋。他需要的,是理解其能量结构,思考如何……改造。
最后,他找到了一枚名为《蚀灵瘴纪略》的残破玉简,里面零星记载了一种古老而阴毒的陷阱,利用特定毒瘴和矿物反应,能缓慢侵蚀修士灵力,令人防不胜防。
时间飞快流逝,两个时辰的限额将至。
林渊退出神识,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更多是冰冷的亮光。
他没有找到直接解决煞气反噬的方法,但却找到了另一种“解决”麻烦的思路。
离开藏经阁时,他在门口遇到了同样前来查阅典籍的周鹏。
周鹏见到林渊,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毫不掩饰的讥讽:“哟,林大天才也来看书?怎么,是那邪门指法练不下去了,来找解决办法了?”他声音不大,却足够让附近几个弟子听见,目光顿时聚焦过来。
林渊脚步未停,仿佛没听见他的嘲讽,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只在错身而过的刹那,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平淡地说了一句:
“周师兄费心。只是来看看,如何让一些吵人的苍蝇,永远安静下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