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剑三盛宴 > 第十二章(第1页)

第十二章(第1页)

大唐使团下榻的院落位于红山宫外不远处,此刻因正、副使及主要成员皆前往红山宫参加册封典礼而显得格外安静。后院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一个身材高挑、头上包着蓝底白花土布包巾的中年仆妇闪身而出。她衣着朴素,步履却沉稳利落,虽不熟悉逻些城的街巷,却并无丝毫畏缩遮掩之态,反而大方地向路遇的行人询问方向,口音带着些许关中的腔调,却又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江南风情。不多时,便以找到了李守礼那处看似不起眼的小院。

西侧厢房内,罗宇正在给李倓和李复讲授兵书,少年的争论声和青年沉稳的应答隐约可闻。李守礼独自坐在院中一株老树下,看似闭目养神,实则耳听八方。叩门声响起,他倏然睁眼,亲自起身前去应门。

那仆妇见了他,脸上并没有惶恐的表情,反而绽开一个爽朗的笑容,压低声音却语气熟稔地唤道:“王爷!”

李守礼目光微凝,不动声色地将她让进院内,引着她径直走向自己的书房。那仆妇一边走,一边极自然地从袖中抽出一块寻常的棉布帕子,在脸上囫囵抹了几把。待她踏入书房,转身面向李守礼时,已然露出了真容,肤色白皙,丰颐广颡,眉宇间带着几分历经风霜的锐利与不拘,正是多年前便已“香消玉殒”的宜城公主,李裳秋。

老仆无声地奉上两盏清茶,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细心地将书房门掩上。敞开的窗户外清晰地传来对面厢房里李倓与李复就某一兵家论点激烈讨论的声音,遮掩住了李守礼与李裳秋的低声交谈。

李裳秋没有半句寒暄,直接从怀中取出一封边角已有些磨损的信笺,那是李奴奴写给她的密信。她将信放在桌上,推向李守礼,开门见山,快人快语如同她一贯的作风:“王爷,奴奴在信中都跟我说了。她的计划,您想必是知道的?”她不等李守礼回答,便斩钉截铁地继续道:“思怡那孩子,绝对不能现在就送到金城县那个公主府去!汤沐邑的名分我们先占下,但人,必须另寻安全之处暗中抚养长大。

李守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痛,他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丝作为父亲的骄傲与酸楚:“奴奴那孩子……心思缜密,考虑得已然十分周详了。”他端起茶盏,借氤氲的热气遮掩了一下微红的眼眶,抿了一口,才问道:“使团那边,具体的行程安排是如何定的?”

李裳秋眉头微蹙,语速很快:“依照惯例,使团大约会在逻些城停留,直至……直至奴奴的身后事料理完毕。”她吞下了那个令人心碎的词语,继续道,“之后,便会以护送金城郡主的名义,前往金城县。”她看着李守礼骤然握紧茶杯的手,以及那难以抑制泛红的眼尾,心中也是一恸,却知此刻不是伤怀之时。

李守礼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道:“我这边,已按照奴奴的意思,寻到了一个年岁、身形与思怡相仿的女童,作为替身。”他起身,从身后的书架取下一卷精心绘制的舆图,在书桌上铺开,手指点向逻些城的位置。“我原本的计划,是离开逻些城后,寻机立刻将思怡换走。但……吐蕃方面派出的护送人员中,有不少人曾见过思怡真容,若是调换过于急切,恐引人疑窦。恐怕需要抵达金城县公主府,安顿下来之后再行‘金蝉脱壳’之计,更为稳妥。”

他的手指沿着舆图上预设的路线缓缓移动,从逻些出发,途经通天河、唐古拉山口、巴颜喀拉山、扎陵湖、赤岭、直至大唐境内的石堡城……指尖重重敲过几个险要的关隘和荒僻之地,声音带着浓浓的忧虑:“只是,这一路山高水远,路途艰险,并无坦途。我担心……吐蕃内部,未必所有人都乐见思怡平安抵达公主府。若有人存心不良,在这几处险要之地设伏,”他摇了摇头,语气沉重,“纵然是神仙,也难保万全。”

李裳秋俯身,锐利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李守礼的手指在舆图上移动,沉吟片刻,断然道:“不行!夜长梦多,风险太大。最好的时机,就是在离开逻些城后,尽早将思怡换走!”她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两步,脑中飞速盘算着,“至于相貌问题,我来解决。只要王爷找的替身能在举止、声音上模仿得七八分像,做出几张以假乱真的人皮面具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她猛地一击掌,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有人皮面具,支撑到金城县应当无虞。待到入了大唐境内,进了公主府,谁又能轻易见到郡主的真容?便很容易遮掩了。”

李守礼闻言,再次看向舆图,指尖在吐蕃境内仔细搜寻,最终落在一处:“若依此计……以使团队伍马车的正常行进速度计算,离开逻些第一日,最快大约只能抵达此处。”

他的指尖重重地点在“达孜”这个地名上:“我们可以让替身及接应人马,提前在此处准备好。趁当夜宿营,人马困顿、守卫相对松懈之时,利用夜色掩护,完成调换!”

李裳秋凑近舆图,仔细衡量着达孜与逻些之间的距离,以及下一站的可能落脚点,果断点头:“可以!就定在达孜之夜,子时之前完成调换。一旦成功,我立刻带思怡轻装简从,绕道离开。这就需要王爷提前在约定地点备好快马和向导,我们必须在天明之前,赶到下一个能落脚补给的地方……”她的目光在舆图上快速移动,最终锁定一个地点,“墨竹工卡!以此为第一个中转点,如何?”

“好!墨竹工卡那边,我会安排可靠的人接应,备好车马物资。”李守礼郑重点头,将此环节牢牢记下。

大事商定,书房内紧张的气氛略微缓和。李裳秋沉默片刻后,抬眼看向李守礼,声音低沉了些许:“王爷……我想要去……再见奴奴一面?您可能设法安排?”

李守礼看了看窗外逐渐西斜的日头,估算着时辰,道:“再稍等片刻。文华稍后会来接倓儿回去。由她来安排你进入红山宫,更为稳妥便宜。”

“倓儿?”李裳秋的注意力被对面厢房传来的、属于少年清越的声音吸引。

“是嗣升(李亨的初名)的第三子,李倓。”李守礼解释道,想起小思怡那些“惊世骇俗”的鼓励之语,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弧度,“那孩子,倒是很得思怡的眼缘,思怡还总鼓动他,说他将来能当皇帝呢。”

李裳秋闻言,挑了挑眉,脸上并无惊诧之色,反而露出一抹了然与重视:“哦?既是思怡看好的,那这孩子……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日头又西沉了几分,院墙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李沁上午参加完李思怡的册封典礼,又陪着达扎路恭招待大唐的使臣,直到这会儿才得空回府去换了一身藕荷色常服,来李守礼的小院子接走李倓。

李裳秋重新包好了头巾,低眉顺眼的站在一侧,李守礼也未多言,只对李沁微微颔首,递过去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李沁何等的聪慧,心念转动间已含笑望着李守礼,“既如此,我这就带这仆妇进去,姑姑那边正好缺个手脚利落、懂得按摩疏通的,让她去试试。”

又转向李复和李倓,“既这样,要麻烦这位李兄送一下倓儿。”

“倓儿,你回府之后,只需交待一声我去探望赞蒙,晚些归家就可以了!”

李守礼颔首:“有劳文华费心了。一切……小心为上。”

李沁便不再多言,语气平常地吩咐李裳秋道:“你,跟我来。红山宫里规矩多,跟紧了,莫要四处张望,冲撞了贵人。”

李裳秋立刻压低了身子,用略显沙哑的声音恭敬应道:“是,夫人,奴婢省得。”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小院,融入逻些城傍晚渐起的暮色与稀疏的人流中。

通往红山宫的路,李沁早已走惯。宫门的守卫认得她这位时常来往的唐室郡主,例行检查时,并未多加为难,挥挥手便放行了。

红山宫内的气氛明显与外间不同。高大的垂柱投下沉重的阴影,回廊间偶尔走过的侍女与喇嘛皆步履轻缓,神色肃穆。

李沁对这里的路径极为熟悉,她并未走向通常接待外客的区域,而是引着李裳秋,穿过几道守卫相对松懈的侧门和回廊,迂回地向八层走去。

越往上走,人迹越少,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与难以言喻的压抑感。李裳秋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将这座闻名遐迩的宫殿内部结构记了个明白,心中亦为妹妹常年居住于此的感受而揪紧。

仙絮守在八层的入口,见到李沁身后跟着的生面孔,正要上前询问,李沁冲她微微摇头,“公主现在精神可还好?”

仙絮吞下了疑问,“公主下午睡了一个时辰,现在精神还行,茕鹿在里面伺候着。”她一边说,一边引着两人悄无声息的穿过走廊里悬垂这的一道道厚重的毡毯,终于进入了李奴奴的内室。

内室里的烛光温暖,药香愈浓。李奴奴半倚在床榻的大迎枕上,虽然消瘦不堪,发髻却梳得一丝不苟,穿一身天青色的常服,正在茕鹿的服侍下喝干净的小碗里的药汁。当她的目光越过仙絮,落在紧随其后的李裳秋脸上时,那双原本有些黯淡的眸子,瞬间迸发出惊人的光彩,如同夜空中骤然亮起的星辰。

“二姐……”一声带着颤抖的、几乎微不可闻的呼唤,从她苍白的唇间溢出。

李裳秋再也抑制不住,几步冲到床前,紧紧握住了妹妹伸出的、冰凉而枯瘦的手。千言万语堵在喉间,看着记忆中明艳娇憨的小妹这般形销骨立的模样,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奴奴……我来了……”李裳秋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她用力回握着妹妹的手,仿佛这样就会让李奴奴好起来,“二姐来了……你别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