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单刀直入,不给对方太多寒暄铺垫的机会。
林若曦对他的冷淡不以为意,身体微微前倾,带来一阵若有似无的幽香。
“郑主任还是这么直接。关联不大就不能投资了?远华的实力,完全可以开辟新赛道。我看中了钢厂废墟旁边那块最大的地块,靠近规划中的新货运枢纽。
我们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综合性商贸物流产业园——集商品批发、智能仓储、冷链物流、电商孵化、会展中心于一体。”
她顿了顿,观察着郑途的反应,继续抛出诱饵:
“初步预算,总投资超过五个亿!一旦落地,将成为辐射整个沐江北部的商贸物流核心枢纽。更重要的是,它能创造海量就业——初步估算,直接就业岗位不低于八百个。
而且大多是仓储、物流、分拣、客服等岗位,对原钢厂工人的技术门槛要求不高,正好解决你们最头疼的就业问题。这不比华腾、绿源那些技术密集型工厂消化劳动力更快、更直接?”
这个饼画得确实很大。
五亿投资,八百个就业岗位,契合经开区急于解决就业的实际需求,也符合升级物流配套的趋势。
郑途心中快速盘算着,这个项目如果能做起来,对青林经开区,对他个人的政绩,无疑是重磅炸弹。
但他太了解林若曦了。
这个女人从来不做亏本生意,把如此“合适”的项目送到他嘴边,索要的代价必然惊人。
“林董的蓝图很宏伟。”
郑途不动声色,“项目本身符合宏观发展方向。具体说说远华的需求?土地价格?政策支持?还有,这么大的盘子,远华的资金链和运营经验是否能支撑?”
他抛出一连串专业问题。
林若曦红唇弯起一个妩媚又精明的弧度:
“郑主任果然犀利,需求嘛。。。很简单。第一,那块地,我要以最低基准地价的70%拿到。第二,前五年税收全额返还,后五年减半征收。第三,园区建设涉及的市政配套由经开区负责拉通到地块红线。第四。。。。”
她故意顿了顿,眼神变得暧昧不清,“我需要郑主任你,作为这个项目的‘特别联络人’,全程保驾护航,确保项目审批一路绿灯,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最后一条,才是核心!
70%的地价、超长税收减免,已经是狮子大开口,近乎“政策倾销”。
而“特别联络人”的角色,更是赤裸裸地要求郑途滥用职权,为她个人项目站台背书,越过正常监管程序。
郑途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
“林董,你的条件,远超经开区的政策底线,也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土地价格和税收政策,县里有明文规定和统一标准,不可能为单一企业开如此大口子。
至于‘联络人’,”他目光如炬地直视林若曦,“所有在经开区的投资,管委会都会提供优质服务,但服务不等于特权,更不等于逾越规则。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地走法定程序。”
林若曦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身体靠回沙发,眼神带上了一丝压迫感:
“郑主任,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五亿投资,近千个就业岗位,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苏书记需要这个,你更需要这个。
省级高新区批不批,关键看什么?不就是看重大项目落地和实际成效吗?我这个项目一上,就是你们申报材料里最亮眼的砝码。”
她站起身,缓步走到郑途巨大的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俯视着坐着的郑途,距离近得能看清彼此的睫毛。
“想想看,这项目成了,你郑途在青林,就是再造乾坤的头号功臣,前途无量。至于那些条条框框。。。呵,只要我们‘合作默契’,谁会深究过程?”
她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蛊惑,“别忘了那一晚…我们之间,不是早就有别人不知道的‘默契’了吗?那是一次意外,也可以是。。。我们深度合作的基础。有我帮你,你的路会顺畅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