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途开门见山,“我知道,青林之前的名声不太好。但您应该也清楚,那正是我们痛下决心、刮骨疗毒的结果。
现在的青林经开区,是市委叶书记、县委苏书记亲自抓的重点,目标直指省级高新区。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营商环境更是我们重塑形象的头等大事,任何干扰投资的行为,县委县政府都会坚决打击!”
他语气铿锵,目光直视马明远:
“绿源的项目,技术先进,符合国家政策,更能解决我们上千工人的就业,这是双赢,至于您担心的工人素质和管理。。。。”
郑途话锋一转,拿出手机,调出一段视频。
视频里,刘大彪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正带着十几个同样精神的工人代表,在经开区提供的临时培训教室里,认真听技术专家讲课,秩序井然。
“这是原钢厂工段长刘大彪,现在是经开区工人代表联络组组长,他们正在接受新技能培训。
马总,这些工人,是青林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经历过波折,更珍惜机会。只要平台好,管理到位,他们爆发出的生产力,绝对超乎想象,我们管委会会全力配合,当好‘服务员’!”
马明远看着视频,听着郑途条理清晰、底气十足的介绍,脸上的犹豫明显松动。
郑途的话,特别是提到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和工人代表的转变,戳中了他的要害。他之前确实受到了姐夫(卢副主任)隐晦的提醒,但更多的是对青林实际情况的担忧。
如今亲眼看到管委会主任亲自出马,看到工人的积极转变,顾虑消了大半。
“郑主任。”
马明远终于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您的诚意和能力,我看到了,工人的状态,也出乎我的意料。这样,论坛结束后,我亲自带技术团队再去一趟青林,进行深度考察和细节谈判。
只要技术可行,条件合适,这个项目,我们绿源投定了!”
“好!期待马总莅临。”
郑途伸出手,与马明远重重一握。。。。。
绿源项目的峰回路转,极大提振了经开区招商团队的士气。
但郑途清楚,这只是开始。
他回到青林,立刻投入更繁重的工作:
首先是班底磨合,由赵恒带领团队,联合省环保院专家,日夜奋战,拿出了科学严谨的钢厂地块污染修复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陈默将管委会的运转效率提升到新高度,井井有条,刘大彪的工人联络组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稳定了工人情绪,还收集了大量关于工人技能、就业期望的一手信息,为精准招商提供了依据。
郑途通过压担子、给支持、明奖惩,让这个草创班底迅速成长、磨合,成为他手中可靠的力量。
随后是政策突破,针对招商吸引力不足的问题,郑途带着李薇反复测算,在苏瑾澜和市委的支持下,大胆提出了一个“就业导向型”的招商政策包:对承诺吸纳原钢厂工人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额外的税收返还和土地租金补贴。
同时,经开区设立专项培训基金,免费为企业提供岗前技能培训。
这个政策直击痛点,极具吸引力。
最后是精准招商,郑途不再广撒网,而是依托李薇整理的优势资源清单和刘大彪提供的工人技能画像,精准对接。
他亲自带队,重点突破几家与青林产业基础(金属加工、机械)有承接潜力、且用工量大的企业。
然而,困难依旧重重。
一家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华腾精工”对青林很感兴趣,看中了交通区位和一批有经验的机械工人,但提出了一个苛刻条件——要求经开区在三个月内,为其定制建设好一座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厂房,否则就选择邻省条件更好的园区。
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压力大!
“郑主任,这几乎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