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陵道:“这其中的缘故我倒知道,舒颖为人崖岸自高,孤芳自赏,若是没有人捧着便觉得受了冷落,实则景王倒不曾有过怠慢,只是景王并无职务在身,也无要紧公文处理。舒颖自觉没有出路,这才离去的。”
这件事舒仪只听过仆役议论,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一层故事,笑了笑道,“听口气,姐姐已决定助他一臂之力了。”
舒陵道:“郑家这几个皇子,我瞧他最为赤诚,值得一试。”
舒仪转头去问另一边,“小轩,你说呢?”
一直以来舒轩从不理舒家俗事,也不以王佐为目标,但他耳濡目染,对政事并非一无所知,反而因为心思澄澈,往往看的更是透彻清楚。
舒轩道:“太子仓促行事极为不妥,极短的时间能占尽局面,只怕不能长久。”
“这么说小轩也同意帮景王了。”舒陵笑了一声道。
舒轩往舒仪看了一眼没有吭声,他照实分析,可内心深处却并不认同郑衍,尤其是他看舒仪的眼神,让他从心底有些排斥。
他自知有些话不能说,沉默以对,神色淡淡的。
舒陵又去看舒仪。
舒仪无奈同意,“两权相害取其轻,相比太子,景王总要好一些。”
三人既然已经拿定注意,当即收拾心情,郑重对待。开始商议后续动作。刚才舒陵推脱郑衍时说过舒家在军中并无威望,这句并不是虚话。老皇帝年迈之后对舒老防范极深,舒老心里也清楚,与军中从无联系。
羽林左卫统领寇易是后面局势翻盘的关键,绕也绕不过去,这是其一。
还有其二,时间很关键。太子闭宫已有一日,老皇帝和后宫所有娘娘都困在深宫之中。要是太子逼迫皇帝,已立下禅让的诏书,太子手中的假诏就成了真诏。事情就会往最不利的方向发展。
“整整一日都没有消息,太子一定是还没有成事。”舒陵道。
“陛下年轻时性格刚毅果敢,不是容易屈服之人。太子要想以困宫威胁,未必能如愿。到了明日清晨宫中若还无确切消息,就是最好的佐证。”
舒陵又担忧,“我就怕陛下的身体挨不住,要真有什么三长两短,可便宜了太子。”
舒仪噗嗤笑了一声道,“太子不敢这么想。陛下活着给的诏书才是正统。他逼宫之举瞒不过天下人,陛下若是驾崩,其他几个兄弟会给他套上一个弑君杀父的罪名。这才是最糟的局面。”
舒陵想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她也跟着笑了笑,“如此说来,太子现在才是最着急的人。只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趁之机,难道就干等着宫里的消息?”
舒仪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细想了一会儿,一时也没有好主意,道:“先把寇易脚色(履历的古代说法)拿来看看再说。”
看到读者说起《碧云》,出版的时候因为字数要求,后面有部分删减,但是大体走向与当初设定一致,没有走遍哦。
碧云和魅罗差别较大,因为碧云设定是轻松向言情,这一部就是比较沉重的权谋型言情,感情部分可能要更深沉隐晦一些。
我也知道多写感情肯定更会讨喜一些,但是……啊啊啊啊,为毛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
第57章
舒家姐弟三人一夜没睡,把寇易的出身家事研究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到突破点。其实这倒不能怪三人。皇帝能选寇易作为羽林左卫统领,看中的正是他孤儿出身,地道的有一个泥腿子,与门阀世家毫无牵连,就是后来娶亲,也只娶了个地方小户的姑娘,可以说是完全全的一个孤臣,与京中各家族无往来,只听命于皇帝一人。要是当天当值的是他,太子根本就不会有逼宫的机会。
舒家找不到说服寇易的机会,展阀也正为这件事焦头烂额。太子闭宫已有一日两夜,期间展阀三次找人去说服寇易交出羽林军权,谁知他一口咬定非要觐见陛下,亲耳听御令才行。展阀无可奈何,原以为一个泥腿子,许以高官厚禄,美人财帛就可以打发。先前派去劝说的人还展露了一番门阀贵胄的高傲,谁知寇易丝毫不为所动,咬死了要御前听令。展阀又派了两拨人前去,无论是温言劝说还是厉声喝骂都没有效果。
最后一次,派去的人直接被寇易扔出府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陛下待我厚恩,我唯有忠心可报。天下只有陛下一人之令可令我听从,你们展阀不必把这些无聊伎俩浪费在我身上,回去告诉太子。现在闭宫不出已是犯禁之举,三日之内若再无陛下消息,我必率羽林军攻入大内。”
展阀闻言大惊,这件事办砸了,马上派人去回禀太子。
太子听闻这个消息久久无语,忽然站起身,狠狠一脚把脚凳踢开,巨大的声响回荡在宫殿内,内侍们不由低头,宫女瑟瑟发抖。来报信的人也吓得面无人色。
太子还在东宫的时候,一向以温和宽厚为内宫所称道,谁知这两天,他却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困于一隅,暴躁愤怒,无处发泄,近身服侍的宫人全遭了秧,没少被迁怒。最厉害的还是昨天夜里,太极宫内掌印太监,太子带着侍卫逼到了眼前依然不肯拿出玉玺,太子一怒之下拔剑将他刺死。血淌了一地,宫人们却吓坏了。
温和的兔子急了尚且要咬人,平时温和地太子暴戾起来,狰狞地如同怒目金刚一般。
宫人们心头惴惴,唯恐下一个要倒霉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