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真人摇了摇头,语气转为告诫:“然此类记载,多属荒诞附会,虚无缥缈。九野茫茫,何处寻那虚无之‘余烬’?即便真有,其上所载之‘造化秘辛’,又岂是凡俗所能窥探?徒耗心力罢了。尔等当以扎实修行为本,莫要好高骛远,沉迷于这些虚妄传说。”
“谢师叔指点,弟子明白了。”姜璃恭敬道谢,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文瑾真人的告诫是出于好意,但她的话,反而从侧面印证了“余烬”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且,似乎宗门正统并不认可,或者说,并不重视这种传说。
这让她更加确定,自已的秘密,绝不能暴露于宗门眼前!无论是那可能源自娲皇的血脉,还是对“余烬”的感应,在正统看来,或许都是“虚妄”甚至“异端”!
离开传功堂,姜璃立刻前往藏经阁。她凭借身份玉牌,再次进入了第一层,直奔“神话杂闻”区域。这一次,她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她不再泛泛而读,而是专门寻找那些最为古老、边角破损、甚至被视为荒诞不羁的野史杂闻、地方志异。
她找到了《山海古纪》的残卷,找到了《九州异闻录》,找到了更多不同版本的《娲皇补天传》……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对比着,分析着。
在许多典籍中,娲皇的形象更加复杂多元,除了补天,亦有“抟土造人”、“制笙簧”、“置婚姻”的记载,但都被视为更古老、更不可考的传说。而关于“余烬”的记载,则零星散落,说法不一,有的说其蕴含造化之秘,有的说其记录着天地初开的景象,有的甚至说其是不祥之物,会引来灾祸。
她还特别注意了关于“西王母”和“昆仑”的记载。昆仑被描述为万神之乡,西王母的居所,隐藏着无数秘密和宝藏,但位置缥缈,非有缘者不得入。西王母的形象也与文瑾真人描述的略有不同,在一些更古老的壁画拓片中,她时而威严,时而慈祥,身边常伴有三青鸟、玉兔、蟾蜍等异兽,与月亮的关系似乎也极为密切。
这些杂乱的信息在她脑海中不断碰撞、组合。她感觉自己仿佛在拼凑一张巨大无比的、残缺的拼图,而自已的身世、那神秘组织的目标、甚至这个世界的真相,都可能隐藏其中。
接下来的几天,姜璃完全沉浸在了对上古神话的研究中。她废寝忘食,除了必要的修炼,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藏经阁或是在房中整理笔记。
她注意到,在她如此专注于神话课业时,那两道暗中的目光,似乎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那道冰冷的、来自神秘组织的窥视,依旧存在,但频率似乎降低了一些,或许他们认为沉迷故纸堆并无太大威胁?
而另一道更加隐秘的、疑似宗门高层的观察,却似乎……加重了几分?尤其是在她频繁查阅那些关于娲皇和余烬的古老典籍时,那道目光停留的时间会稍长一些。
“宗门……果然也在关注这些……”姜璃心中了然。静岳真人,甚至更高层的人,或许早就对自已溯源时的异象产生了怀疑,如今自已的行为,恐怕进一步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这既是危险,或许……也是机会?
如果宗门高层中有人对“娲皇余烬”之类的事情并非全然否定,那么自已是否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此为契机,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理解”甚至“庇护”?
当然,这无异于火中取栗,必须万分小心。
这一日,她在一本极其破旧、几乎散架的兽皮书中,看到了一幅模糊的插图。那似乎描绘的是一处古老的祭坛,祭坛中央,供奉着一块残缺的、闪烁着五色微光的物体,其形状……与她记忆中那块祭坛陶片,以及黑色碎片上的某些纹路,隐隐有几分神似!
插图旁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几个零散的古字:“……祀……娲……余……归……”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就在她全神贯注,试图辨认更多字迹时,身后不远处,两个负责整理书架的外门弟子的低声交谈,隐约传入她的耳中。
“……听说了吗?天凤王朝那边好像出了点事……”
“什么事?”
“好像是边境的一个古遗迹突然现世,据说跟上古某位女神有关,闹出不小的动静,各大势力都派人去了……”
“啧啧,又是遗迹,哪次不是死一堆人啥也捞不着……”
天凤王朝?古遗迹?女神?
姜璃的心猛地一跳!姚凤仪出身天凤王朝姚氏!这个突然现世的遗迹,会不会与那“钥匙”,与娲皇余烬有关?那个神秘组织,会不会也参与其中?
她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张更大网络的边缘。
神话并非过去,它似乎正以某种方式,与现实悄然交织。
而自已,已然身处这漩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