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
有姜国,青州边陲一个不起眼的小国,此刻正笼罩在肃穆而庄严的气氛中。都城凤栖的中央广场上,黑压压跪满了人,皆是女子为尊,男子退居其后。
高耸的娲皇神像矗立在汉白玉祭坛中央,人首蛇身,面容慈悲而威严,手托五彩补天石,俯瞰着芸芸众生。神像前,香火缭绕,供奉着三牲五谷,时鲜瓜果。
有姜国主,一位身着玄色凤鸟朝服的中年女子,头戴十二旒冕冠,神色凝重,手持玉笏,正带领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她的声音通过法力加持,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
“煌煌娲皇,肇启鸿蒙;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德配乾坤,恩泽九州。今有姜国主风氏,率臣民谨以玄醴清酌,祭告于皇天后土:伏惟圣慈,俯垂鉴纳,保我山河,佑我子民,风调雨顺,国祚绵长。。。”
祭文庄重悠长,在广场上空回荡。
姜璃跪在宗室区域靠后的位置,低垂着头。她身着青色绣银线的宗室礼服,繁复的纹路勾勒出少女初长成的纤细身姿。墨玉般的长发梳成端庄的单螺髻,仅簪一支素银镶青玉的步摇,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的位置并不起眼,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她在这宫中的地位——一个父母早亡、依靠王室微薄抚恤过活的远支宗室女。
周围的宗室贵女们大多神情虔诚,或至少做出虔诚的模样。姜璃却能感受到几道若有若无的视线掠过她,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轻蔑与怜悯。她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浑然未觉。
“……尚飨!”
随着国主最后一声高呼,祭文诵读完毕。百官与民众齐声应和:“娲皇圣德,泽被苍生!”
声浪震天,透着无比的虔诚与敬畏。
姜璃随着众人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青石板地面。一丝极细微的、几不可察的悸动,忽然从心口传来,转瞬即逝。她微微一怔,抬起头,望向那尊高大的娲皇神像。
不知是不是错觉,方才那一瞬间,她似乎觉得神像那双用宝石镶嵌的眼睛,若有似无地看了她一眼。那目光苍凉、古老,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悯?
她轻轻吸了口气,压下这荒谬的念头。定是跪得久了,有些头晕。
祭祀大典进入下一个环节:由国主亲自向娲皇神像敬献第一炷香。
风国主整理衣冠,神情肃穆,一步步踏上祭坛的台阶。两名身着祭司白袍、手持羽扇的女官紧随其后。广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掌控一国命脉的女子身上。
然而,就在风国主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那支早已备好的、婴儿手臂粗的龙涎香时——
异变陡生!
祭坛四周原本稳定燃烧的九九八十一盏青铜长明灯,灯火猛地齐齐一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捂住,紧接着又疯狂跳跃起来,火苗窜起尺许高,颜色竟隐隐泛出一种诡异的幽蓝!
“嗡……”
那尊巍然不动的娲皇神像,竟发出了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远古洪荒的嗡鸣!神像手中托举的那块“五彩补天石”(自然是仿制品),表面流光急速闪烁,五色光芒紊乱交错。
“怎么回事?”“长明灯……”“神像显灵了?还是……”
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骚动。维持秩序的卫兵们立刻紧张起来,手握紧了兵器。
风国主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这是极其不祥的征兆!祭祀大典出纰漏,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意味着国君失德,上天降罚,足以动摇统治根基!
大祭司,一位白发苍苍、神色威严的老妪,猛地上前一步,厉声喝道:“肃静!不得喧哗!”她目光如电,扫向负责祭祀事务的官员方向,“检查灯油法器!何人失职?”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官员们吓得脸色发白,慌忙上前查验,却找不出任何问题。长明灯的火苗依旧诡异地闪烁着,映得众人脸上阴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