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逃过一劫。
第?二?天第?三天,二?队全体展开对罗向松社会?关系的调查,李疏梅跟着费江河和祁紫山这组,主?要调查罗向松的工作关系。
上午他们?走访了?几名农药厂员工,其中包括事发当天在厂区工作的技术员小程和小宋,但得?到的结果差不多。
在他们?的眼里,罗向松性格温和,做事踏实,而且品德很好,无论做什么事他都能够担当责任,从不推卸。
当年罗向松以?高学历从重点大学进入农药厂,由于知识过硬,刻苦钻研,很快研究出先进农药技术,让厂里的效益一翻再翻。
他也成为厂里劳模,成为精英骨干,成为厂领导倚重的未来支柱,在得?到厂里重用后,他并没有骄矜自负,反而持之以?恒进行科研,保持本色。
他长相也很周正,某些女同事甚至说?,罗向松是电视剧里才有的那种男主?角。
问到罗向松和爱人方雅雯的关系时,基本得?到的回答是羡慕。
他们?认为罗向松不可能有个人仇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的死是源于大坪村农药中毒事件。
当问到罗向松和保安曹进的关系时,得?到的答案同样是,罗向松无论对领导还?是下属都非常尊重,保安和他的关系也很不错。作为厂里的“好男人”,又通过扎实的技术为厂里带来了?可观效益的改革派,大家对他感?激都溢于言表。
但费江河却采用了?不同的角度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被迫下岗,有怨过他吗?”
李疏梅在听到这句话时,仿佛有种被震惊的感?觉,无疑费江河从“人性”的角度在挑战他们?。
很显然,农药事件是导致农药厂倒闭的主?要原因,但罗向松确实是这件事当中的一个因素,因为他曾经主?导了?提高磷含量的方案。
在面临这个问题时,李疏梅能感?觉出,有的厂工表情里带着些许不自然,但他们?又强调:“这件事罗工也是受害者。”
显然,这种不自然的表情反应出,他们?心?里可能有更复杂的想?法,也许,他们?对罗向松曾经也有过怨言吧。
怨言并不等于杀人动机,但也不能排除这种杀人动机,因此李疏梅才明白,费江河为何要执着调查罗向松的社会?关系。
另一边,曲青川和马光平走访了?罗向松的父母、岳父母和邻里关系。两边也通过电话做了?简单的信息交流。
据曲青川那边传回的信息,罗向松的父母住在农村,儿子出事后,罗向松的姐姐陪同老两口来了?市里,方雅雯给他们?安排了?住宿。
面对曲队的走访,老两口哭个不停,说?儿子从小就很善良,整天就喜欢看书,不打架不斗殴,看到别的孩子欺负小动物还?会?上前制止。
他是当年村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不仅父母亲朋,村里对他也寄予厚望,如今儿子去世,对两口子的打击非常大。
罗向松的岳父母也很悲痛,说?罗向松是好女婿,对他们?都很孝顺,平时过节放假都会?提很多礼品上门,工作之余也勤于给他们?打电话问候,生怕他们?缺衣少穿。
罗向松的岳父还?在职,过两年就退休了?,岳母是退休职工,有养老金,两人身体健康,衣食无忧,不需要儿女照顾,所以?也劝罗向松不用时常担心?他们?。
走访完四个老人,曲青川又重点走访了?罗向松和方雅雯现在居住小区的邻居。
邻居们?对这对年轻两口子印象很深,经常碰到他们?周末一家三口出门,夫妻恩爱,两人和孩子手牵着手,脸上满是幸福洋溢的笑容。
当问到夫妻两人间关系、是否平时有争吵时,邻居们?都表示,没见两人吵过架,也没听见他们?在家闹,一直很和睦。
而且小区门口的一家花店和一家蛋糕店,向曲青川反应,罗向松逢年过节都会?买花和买蛋糕,“雅雯”这个名字是常客,经常出现在蛋糕和花签当中。
他们?对罗向松的评价是,是个好男人。
下午一点多,李疏梅三个人饥肠辘辘,在一个小面馆点了?三碗面,费江河一边吃面条一边说?:“通过走访,我们?并不能排除罗向松同事或者保安杀人的可能。”
祁紫山问:“老费,你是不是想?说?,有人因为下岗,对罗向松抱有怨言,于是杀了?他。”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费江河吸溜了?一口面汤,说?,“我觉得?这个人对厂区很了?解。”
李疏梅缓缓用筷子卷着面条,一边思考一边说?:“老费,我想?,如果真是这种杀人动机,保安的嫌疑的确很大,他现在虽然还?在工厂上班,但一定担心?随时下岗对吧。但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农药厂工人与?保安合谋,杀死罗向松。”
祁紫山点头道:“要不下午把曹进带回去审一审?”
李疏梅也有这种想?法,她和祁紫山一起看向费江河,费江河端起面碗喝了一大口汤,他吃的很快,李疏梅这边才吃了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