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宁芙作为成国公嫡长女,日后嫁人肯定也是嫁入高门大户,少不了会遇到这种阴私之事,程氏可不希望女儿不懂这些,然后傻乎乎遭到算计还茫然不知。
宁芙听完程氏的讲述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她没想到自己从小到大听说过父亲后院那么多弟弟夭折,妾室流产,都是婶母李氏做的!之所以一直没能被父亲发现,还是祖母张氏在帮忙扫尾!为的就是图谋她父亲的成国公爵位!
宁芙深刻的认识到,在利益面前,便是嫡亲兄弟也会同室操戈,也认识到一个偏心眼的长辈究竟能偏心到什么地步。
祖母居然为了二房,不惜眼睁睁看着大房绝嗣!这哪里是偏心眼啊,这简直就是没把她父亲当亲儿子啊!
宁芙都忍不住对程氏问道:“母亲,父亲他真是祖母的亲儿子吗?”
程氏微微一怔,轻拍了一下宁芙的脑袋,轻声斥道:“胡说什么呢,当然是亲生的,不然你祖母当年就不可能让你父亲继承成国公爵位了。”
张氏就是去世的老成国公的原配嫡妻,若是原主不是她的嫡长子,就只可能是庶子,张氏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庶子压在自己嫡子头上继承成国公爵位?
当然是因为原主就是张氏亲生的嫡长子,原主才能安然无恙的继承成国公爵位。
毕竟张氏虽然偏心,但还没有偏心到能够亲手害死自己嫡长子的程度。
程氏轻声的将其中缘由告诉宁芙:“你父亲当年是在他祖母膝下长大的,二房那个,则是你祖母亲手抚养长大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而且偏心这种事……”程氏轻叹一声,“就算皆是一个母亲亲手抚养长大的孩子,也会有偏心的情况。毕竟十指尚有长短,更何况人心?”
宁芙倒是相信这一点,她在弟弟元哥儿出生之后,就体验过了一把自己父母的偏心。
以前因为那些庶弟们早早就夭折,又与她嫡庶有别,她还感受不深,可是元哥儿是她的嫡亲弟弟,无论是她父亲还是母亲,都对这个老来子非常看重疼爱,远甚于对她这个嫡长女的疼爱。
只是宁芙因为与元哥儿年龄差了十几岁,早已懂事,知道自己没有亲弟弟支撑家业,日后会很艰难,她也更希望自己母亲能生个儿子,她同样盼望着元哥儿的诞生,也很疼爱元哥儿,再加上父母虽然偏心元哥儿,却也没有冷落她这个嫡长女,她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份偏心。
更何况如今这个世道,重儿轻女本是世人皆有的陋习,宁芙也能理解。
可是宁芙不能理解的是,同为嫡子,就算两个儿子一个是婆婆养大的,一个是自己养大的,祖母张氏怎么能偏心成这样呢?
明明比起一事无成至今还蹲在四品官位上动弹不了的二叔,她父亲才是大权在握的成国公,能给祖母带来荣光的儿子,祖母为何就那么偏心二叔,偏心到为了让二叔的儿子继承爵位,害她父亲绝嗣呢?
至于李氏的做法,宁芙反倒是能够理解,毕竟谁不想把好东西都扒拉给自己的孩子呢?
如今她父亲和母亲已经联手报复了回去,李氏这个婶母大概还沉浸在她的两个嫡子为了成国公世子之位同室操戈的痛苦之中,宁芙对她恨归恨,却也不至于恨到现在就想冲过去找她算账的地步。
而且她从母亲程氏的语气中听得出来,对李氏的报复还没完呢。
有父亲这个成国公亲自出手,二房是掀不起丝毫波澜的。
随后成国公府上又给济哥儿办了一场小丧事,因为是未成年早夭,所以并没有正式的葬礼,也不会大办,济哥儿也只会像前面早夭的那些孩子一样,小小的棺材一装,抬到宁家祖坟附近埋葬了,连个墓碑都没有。
饶是李氏再怎么痛苦难过,也没法让济哥儿重新复活,而且她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害死次子的嫡长子宁池,一时间李氏和宁池的母子情分生疏至极。
宁蓉作为二房的嫡长女,没人告诉她真相,她只以为是自己弟弟被过继到大房之后,真是被大伯的克子命数给克死了,因此在伤心弟弟夭折之余,也怨恨起了大房害死自己弟弟。
宁蓉知道自己的怨恨有些站不住脚,所以并未表现出来,她察觉到自己大哥宁池与母亲的关系变得生疏了,连忙去找宁池询问情况:“大哥,母亲因为济哥儿的死正是伤心的时候,大哥为何不去劝慰母亲一番呢?”
宁蓉觉得这个时候大哥宁池更应该留在母亲身边安慰母亲,让母亲知道,虽然济哥儿没了,但她还有一个嫡长子在身边,母亲不至于太过于伤怀。
宁池的脸色很难看,要不是他知道宁蓉这个妹妹不知道真相,他都要以为宁蓉是来讽刺他的。
毕竟李氏已经知道了济哥儿是他害死的,他在这个时候去安慰李氏,岂不是凶手在受害者家属身边安慰她别太伤心?这个家属还是知道真相的那种,他是去安慰人的,还是去拉仇恨值的?
宁池现在要做的就是降低存在感,等济哥儿之死的风波过去,母亲李氏渐渐走出悲痛之后,他再去找母亲认错。
毕竟母亲就只剩他这一个儿子了,她不原谅他,还能怎么样?母亲这么大年龄了,又不可能再生一个儿子,就算生了,一介小儿又能与他争什么呢?
宁池对宁蓉很敷衍的说道:“行了,我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做,你回去吧。”
宁蓉对宁池的态度有些不满,但她并不好宣之于口,只当宁池是心情不好,又劝了几句,只可惜不知道真相的她,劝的每一句都在宁池的雷区疯狂蹦跶。
宁池终于忍不住了,对她怒吼道:“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