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反向带娃之我是炮灰的爹(快穿)格格党 > 第21章(第3页)

第21章(第3页)

李长闻看着自己父亲难看的脸色,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他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伪君子,这些年来李长闻早已看清了,所以他是故意用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堵住自己父亲的嘴,让父亲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他外放。

虽然李敬源同不同意也不重要,李长闻外放的旨意已经快下来了,李敬源改变不了事实,但李长闻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堪。

毕竟他只是想远离父母脱离父母的掌控,并不是想跟父母断绝关系,他觉得远的香近的臭,离父母远点儿,让父母对他的掌控长鞭莫及,可能父母和他之间的亲子关系还会更好一些。

解决了李敬源这边,李长闻又去安慰自己的母亲谭氏,比起看重利益又看重面子的李敬源,谭氏对他这个儿子的爱要纯粹了那么一点,但纯粹得不多,不然谭氏也不会非要自己儿子娶娘家侄女。

李长闻对谭氏说道:“母亲,我外放为官不能在您和父亲身边尽孝,就让谭珠月留下来替儿子尽孝吧。”

在这个时代,外地为官的官员将妻子留在父母身边代替自己尽孝是很正常的事情,别说是古代了,就连现代都有很多这样孝心外包的行为。

所以李长闻的话在谭氏听来一点都不奇怪。

她却不知,李长闻就是单纯的讨厌谭珠月,不想带着谭珠月去上任罢了,他可不想每天工作回来还要面对无理取闹的谭珠月。还是把谭珠月留给母亲吧,反正谭珠月是母亲非要他娶回来的亲侄女。

谭氏抹了抹眼泪,本想说让儿子带上谭珠月这个妻子随行照顾,但想到谭珠月的德性,不要她儿子照顾就不错了,还能照顾好她儿子?

于是她到了嘴边的话又换了:“那你带上我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她们擅长伺候人,有她们照顾你我放心。”

李长闻可有可无的点了点头。

李长闻要外放为官的消息谁也没想过去告诉谭珠月,谭珠月还满心以为李长闻会跟上辈子一样留在京城翰林院。

结果等到李长闻要动身出发的那一天,谭珠月才知晓他要外放为官,并且没打算带她一起。

谭珠月顿时火冒三丈的去找李长闻算账,虽然李长闻就算告诉了她,想带她去外地,她也不会去的,毕竟外地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哪里比得上她从小长大的繁华京城呢?

但她去不去是她自己的事情,李长闻连告诉都不告诉她,显然是没把她这个夫人放在眼里,她必须找李长闻算账。

李长闻现在看见谭珠月就跟躲避瘟神似的,本来还在李府门口跟自己母亲谭氏道别,耐心听着谭氏的殷殷叮嘱,他抬眼一看见气势汹汹提着裙摆朝这边走来的谭珠月,立马就打断谭氏的滔滔不绝:“母亲,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

然后蹭的一下就上了马车,催促着车夫快点驾车离开。

匆匆出来的谭珠月只能咬牙恨恨的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转而目光不善的看向谭氏:“姑妈,表哥要去外地为官的消息为什么没人告诉我?”

谭氏倒打一耙:“你还好意思问我?你要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你作为长闻的妻子,连长闻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清楚?你有没有把你的夫君放在心上?”

谭氏认为就算他们没有人告诉谭珠月,谭珠月也应该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夫君,自己去打听消息。这在府上又不是什么秘密,毕竟给李长闻收拾行礼,筛选随行人员,请护卫,都是不小的动作,消息灵通的下人都知道这件事。

谭珠月这个少夫人竟然完全不知情,显然是没把自己夫君放在心里。谭氏越想越气。

谭珠月更生气,连下人都知道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人告诉她!

婆媳俩的又一次大战开始了,但这一切都跟远离战局的李长闻无关了。

与外放为官的李长闻不同,身为状元的李长卿直接被授予翰林院六品修撰之职,初入官场起步就是六品,远高于其他普通进士。

因为在科举时给皇帝留下的印象,所以皇帝在听翰林讲学时,有时会特意点李长卿给自己讲学。

李长卿从小就接受司源的兴趣教育长大,睡前各种益智寓言小故事,于是李长卿在给皇帝讲学的时候,会用风趣的语言将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讲得趣味横生,本来不是很喜欢听枯燥历史的皇帝听得兴致盎然,李长卿给皇帝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于是皇帝经常会招李长卿伴驾,在遇到犹豫不决的问题时,也会询问李长卿的意见。

李长卿想起自己父亲小时候对自己讲道理的教育方式,他对皇帝的劝谏或者建议,从来不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用史书上的小故事,或者是自己编纂的故事,来暗喻自己的意思。

皇帝是个好面子的人,对自己名声很看重,表现得十分虚心纳谏的样子,但同时他又有着君王的霸道专横,真要是有人意见与他相悖还非要对他劝谏,他表面上虚心纳谏但心底会记小本本。

但李长卿用小故事暗喻的劝谏方式,哪怕有时候李长卿的建议与皇帝的想法相悖,皇帝也愿意多考虑一下李长卿的建议,甚至在考虑之后觉得李长卿的建议更好,就从善如流的改变自己的想法,真的虚心纳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