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王友明不和别人同流合污,李可灼却是十分敬佩的。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很多干部走入了歧途,与其以后被清算,还不如急流勇退。
“叔,你回来了,昌平哥他们呢?”李可灼朝王友明问。
“他啊,还在县里上班,还不至于因为我的这点事情连累到他。”
李可灼说的昌平哥,自然就是王友明的儿子,是王友明当了副县长之后才安排到城里工作的。
从这点来看,王友明也并不是那种正直不阿的人,能让他看不过眼从而被排挤的事情,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接下来,通过聊天,李可灼也知道了王友明之所以被排挤的原因。
原来,县府书记的儿子想要包一个工程,而这件事又是王友明负责。
如果是正常承包,王友明也乐意送一个顺水人情和县府书记交好一番。
但是县府书记的这个儿子想要空手套白狼不说,找的建筑队还是没有资质的农民工,这就让王友明不能忍了。
不是王友明看不起农民工,但他负责的工程是一座桥梁,关乎到百姓的出行安全。
所以最后,他就没有同意让县府书记的儿子承包这个工程。
接下来,自然是王友明明里暗里被排挤了。
受不鸟这个气的王友明,只坚持了三个月不到就准备辞职不干了。
最后面,才有了现如今李可灼看到的情况。
因为王友明是自己要求回到小安乡公社来的,但他还是挂着副县长的职务,县里还不至于因为这点事给他降职处理。
只是美约其名,小安乡因为是联产承包的试点,所以县里给了一个试点公社的称号。
而试点公社因为特殊原因,暂时由王友明副县长亲自下乡主持工作,县里希望王副县长能够在小安乡公社试点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听完王友明的情况,李可灼顿时暗叫一声绝了。
酒到正酣,李可灼朝王叔安慰说道:“王叔,没事,回到小安乡公社,也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王叔,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要不要听听。”
“哦?什么想法?说来听听。”王友明打起精神朝李可灼问。
“是这样,我想让咱们公社发展工业……”
“发展工业?咱们公社啥都没有,怎么发展工业?”
“王叔你听我说完。”
李可灼摆摆手,然后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咱们可以先办一个服装厂……”
“你这个想法不行。”然而李可灼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友明再次打断,他说道:“县里的服装厂都发不起工资了,做出来的衣服根本没人要,咱们公社办服装厂做的衣服卖给谁去?”
“王叔你听我说完啊。”李可灼有些哭笑不得。
一旁的刘秀娟也责怪王友明:“你听人家小灼说完不行吗?,人家既然说了就有人家自己的道理,你听完了再说话吧。”
“行行行,小灼你继续说。”王友明摆手。
“王叔,县里服装厂做的衣服之所以卖不出去,主要是他们的衣服款式太老了,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时尚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