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林见夏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急忙道,“对了!那本书我看完了!你……你看完了吗?”
终于提到了这个话题。顾知遥的心跳漏了一拍,面上却不动声色:“看完了。”
“那……”林见夏的眼睛更亮了,充满了期待,“我们什么时候……交换一下……感想?”她说得有些小心翼翼,像是怕被拒绝。
顾知遥看着她在阳光下微微泛着柔光的脸颊,和那双清澈见底、映着自己小小倒影的眼睛,准备好的推脱理由忽然就说不出口了。
“明天下午,”她听到自己说,“图书馆,老位置。”
“好!一言为定!”林见夏立刻应下,笑容灿烂得几乎晃眼,“那我先上去啦!糖水要化了!谢谢你,知遥!”
她抱着糖水,像只快乐的小兔子,蹦跳着跑回了宿舍楼。
顾知遥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后,才缓缓转身。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塑料袋提手的触感,鼻尖仿佛还萦绕着糖水铺的甜香,以及林见夏身上那股干净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气息。
第二天下午,顾知遥提前十分钟到了图书馆。那个靠窗的位置还空着。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她坐下,拿出那本《夜晚的潜水艇》,放在手边,心里罕见地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这感觉,不像等待一场学术讨论,更像……等待一次重要的心灵交汇。
林见夏几乎是踩着点来的。她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看起来比昨天精神了许多。她看到顾知遥,眼睛弯了弯,轻手轻脚地在她对面坐下。
“你来得好早。”她小声说,从帆布包里拿出自己的那本书,封面有些微卷,显然被翻看了很多遍。
“刚到。”顾知遥言简意赅。
两人之间沉默了几秒,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和图书馆内固有的安静。最终还是林见夏先开了口,声音轻轻的,带着点试探:“那……我们从哪里开始说?”
顾知遥垂眸看着书的封面,组织了一下语言。她不是擅长长篇大论的人,尤其是谈论感受。
“《裁云记》,”她抬起眼,看向林见夏,“印象很深。”
林见夏立刻点头,像是找到了知音:“我也最喜欢这篇!那个云彩修剪师,好孤独,又好浪漫。你觉得……他最后为什么选择离开呢?”
这个问题,顾知遥思考过。她沉吟片刻,答道:“或许不是因为厌倦,而是因为……完成了。”她试图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创造了极致的美,那份美本身已经存在,不需要他再停留。就像……有些相遇的意义,不在于长久占有,而在于彼此照亮的那一瞬间。”
她说得很慢,很认真,目光落在林见夏脸上,观察着她的反应。
林见夏听得入了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直到她说完,才轻轻吸了口气,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某种更深的东西:“知遥……你说得真好。”她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声音更轻了,“我……我好像有点明白,又好像不太明白。但我觉得,你说得对。”
接着,她又谈起其他篇目,说起《竹峰寺》里那把钥匙带来的惆怅,说起《音乐家》里那场未完成的演奏蕴含的希望。她的理解带着女孩子特有的细腻和感性,有时天马行空,却总能触及文字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顾知遥大多数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停顿或询问时,才简洁地发表一两句看法。她发现,听林见夏谈论这些,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看着她因为某个情节而微微蹙眉,因为领悟到某种情感而眼眸发亮,顾知遥觉得自己的心,也仿佛被这些她从未深入接触过的情感慢慢浸润。
他们聊了将近一个小时,声音一直压得很低,像是在共享一个秘密。阳光在桌面上缓缓移动,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里跳舞。
“啊,是不是耽误你太多时间了?”林见夏看了眼手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没有。”顾知遥摇头。这是真话。她从未觉得听一个人说话,时间可以过得这样快。
“那……下次看到好看的书,我们再交换?”林见夏收拾着书本,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好。”顾知遥应下。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