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业社又增加了四名铁匠,之前铁匠们还为铁业社你争我抢,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人就不够用又加了四名,这次没出啥幺蛾子,由公社选好,直接到铁业社上班。
铁业社的铁匠多了,就不能全都是师傅,总要有干生火、拉风箱这些杂活的徒弟。
听说铁业社招两名学徒,社员们心思都活络起来,他们年纪大当不了学徒,可是自家孩子十几二十岁,年纪刚好。
不少人跑来找夏桔,不管认不认识,都跟她攀亲攀交情,说自己家孩子有多勤劳能吃苦,想把自己家的孩子塞到铁业社来。
夏桔觉得当铁业社负责人还挺麻烦,这些人都是乡里乡亲的,每个人都眼巴巴的盯着学徒的位子,不管招谁都要得罪人。
放学后,夏拴宝又跑出百米冲刺的速度,一路飞奔到铁业社,站在门口气喘吁吁地大声命令夏桔:“我要到铁业社当学徒,你把我招进来。”
学习打铁,超过夏桔成为打铁能手的机会终于来了。
夏桔只淡漠地回了两个字:“没门。”
夏栓宝顿时变得恼怒:“你就是看不得我好。”
夏桔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你说得对,我就是看不得你好,碍手碍脚的。”
别的铁匠心凉了半截,夏桔真是铁面无私,自己堂弟都毫不留情地拒绝,他们的徒弟可能也来不了。
——
周为民这天一大早赶到铁匠铺,摘下挂在树上的锣,当当敲着:“开会,有个消息要宣布。”
夏桔他们立刻集合,周为民说:“国家提倡农具农机改良创新,各地都在搞农具农机创新大赛,咱们县城也要搞,号召各单位单位参加。
这是个展示水平的好机会,创新的农具农机要是能获奖,就能够得到县里支持生产销售,说不定还能得到省里支持。创新你们都懂吧。”
刘铁匠说:“就是改良农具,让农具更好使,要么就是发明以前没有的农具。”
周为民点头,又解释了好一会儿,夏桔提问:“现在啥农具需要创新?创新到啥程度能获奖?”
周为民说:“这得问你们,一定要拿出好点子来,在比赛中获奖,让县里农业部门的领导都看到我们铁业社的实力,才能得到县里支持,会安排更多生产任务,铁业社才能一直开下去。”
他还举例说某标杆型的铁业社转成了农具厂。
“这能转农具厂?”夏桔感觉自己看到了出路。
周为民很肯定地鼓励夏桔:“只有得到县里支持才有机会转农具厂,夏桔,我相信你的实力,好好干,你是最棒的铁匠,这次创新大赛就是为你这样的人才准备的。”
作为公社干部,他真心希望向阳公社也能打造出一个标杆。
夏桔听到这番打鸡血似的夸奖:“……”
有点夸张了吧。
“可是我想不出来啥农具需要创新。”夏桔想了一会儿说。
周为民比夏桔更有信心:“好好想想,还有两个月时间呢,足够你搞创新,到时候大家同台比试。”
他相信自己的这一番话能激发出夏桔无穷的创造力。
可是夏桔最关心的是工资,问道:“要是能获奖的话,我们铁匠能不能拿工资?”
她的理由非常充分,工作量饱和,产品有竞争力,有持续不断的生产任务,持续为公社创造利润等等。
“可以。”周为民痛快地说。
这本来就在公社的计划之中。
夏桔眼前一亮:“太好了,我一定拿出创新产品去参赛,争取夺得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