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回90年代好种田 > 信(第1页)

信(第1页)

谢昭的早餐店,就这样开了起来。

谢昭每天早上三点半钟起床,三点五十就开始忙活着早餐店的准备工作。

他的早餐店,因为是刚开始营业,为了不让自己太忙乱,暂时只卖包子、小米粥、八宝粥和茶叶蛋,咸菜免费。包子也只有三个种类,纯肉包、胡萝卜鸡蛋包、白菜粉条肉包。

所以一大早的,谢昭就要开始起来和面,等面发酵,熬粥,煮茶叶蛋、剁馅等。

谢昭因为手里有了些钱——谢家房子三年的租金——所以早餐店里的餐具都是定制的,有特意定制的适合包子店的餐盘,适合放置包子、茶叶蛋、小咸菜,还可以稳稳地放上一碗粥或者一杯粥,这样顾客端着餐盘上二楼,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性。

而早餐店的碗也是特别定制的,碗底是花纹形状的一个“昭”字,一次性的盛放粥的纸杯,还有店里的一次性的筷子和勺子,同样是定制的,质量比平常批发的会更好一些。至少,筷子上是没有毛刺的。

刚开始营业,罗阿姨还问小老板是不是要搞些活动,比如开业前三天消费满多少送茶叶蛋什么的,她看到这条街上的其他店铺开业,都有类似的活动,谢昭只摇头说不必。

罗阿姨心里对此还很是纳闷,等到店铺开到了第四天,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的时候,罗阿姨终于明白了。

——只要有这位小老板的手艺在,有比其他店铺更干净的就餐环境在,以及,有小老板的这张脸在,他们早餐店的生意,就不愁没有回头客。

尤其谢昭还准备了零钱盒子,让顾客自己放钱进去,自己给自己找钱。他和罗阿姨就只给顾客准备食物。

这就让他们家早餐店更为特殊了。

因为这个时候,小镇子上还没有这样的付钱形势。还要过上几年,他们这里才会流行起来这种信任顾客,以及保证售卖食物人的双手的相对干净。

谢昭的这一招一出,还有店铺里自己定制的一次性的餐具,让谢昭的早餐店,在小镇上也开始小有名气。

而让早餐店的客人络绎不绝的,是早餐店里食物的味道。无论是原本就颇受好评的包子,还是小米粥和八宝粥,茶叶蛋,甚至小咸菜的味道,都明显比小镇子上别家的早餐店的好上一截。

但凡尝过,就不会忘记这个味道,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个少年做出来的味道。小店里的回头客自然很多。

尤其是这家早餐店从早上六点营业到十点,然后店面就会休息,一个半小时后再次营业,这一次,东西卖的比早上时要少上一半,基本上不到一点钟,这家店铺就会关门。

这让许多顾客十分扼腕。也让一些颇有些眼红这家店的好生意的人,咬着牙忍了下来。

等到小镇上有两家离谢昭的店比较远的店铺,开始跟谢昭购买调好的包子馅料的时候,谢昭的早餐店早上就只营业到九点钟了,售卖的各种早餐的数量都开始减少。

这时候谢昭的早餐店已经开了一个月了。

谢昭除了忙自己的包子铺,还去学校给自己办了休学手续。

班主任刘老师知道他的难处,没办法也只能带着人去办了休学——至少,谢昭没有退学不是?

除此之外,他还打听好了附近的一所职工子弟幼儿园,他们今年有几个对外招生的名额,谢昭托关系,给幼儿园的院长送了些礼,才给谢初景抢到了这个名额。

包子铺营业了一个月,谢昭虽然适应了这种节奏,但在有一天中午,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后,他到底还是暂时停下了这种忙碌的节奏,暂停营业三天,算作休息,同时,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忙。

当然,已经预定出去的小镇子上的两家包子铺的馅料、省城上一家饭店的包子馅料,这是必须做的。

但这些并不需要太过劳累,早上四点起床,忙活完了,等着对方五点之前将馅料拿走就可以了。

今天正好周天,谢昭想了想,就打算带几个弟弟妹妹,去省城的大集或者夜市买身衣裳、买双鞋子。在这个年代,有时候大城市的衣服鞋子,会比小镇子上的衣服鞋子更便宜。这是件颇为神奇的事情。

除了龙凤胎的外公外婆是真心对待女儿的两个孩子,谢广柱和谢桂花不一定能想到这些,又或者说,想到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愿意多出这笔花费。

谢昭一来是为了几个弟弟妹妹,二来也是因着刚刚收到的那封信,于是才有了这次出行。

谢朝光和谢婵娟两个是亲眼看着谢昭这些日子有多忙碌辛苦的,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对他们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在吃喝上面从来不亏待他们,还会关心他们的学业,知道这边的街道太闹腾,承诺他们,等到刘岗和刘莉的小饭桌办起来了,就会给他们两个在那边报班,让他们在那里安静的写完作业再回来。

谢朝光想,就算是谢初景那天转述的话是真的,大哥真的不太在意他们。可是,真的不在意他们,还会对他们这么好吗?随便给口饭吃,不也是养了他们长大么?

谢婵娟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二人对待大哥一如既往的亲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