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叶阳大人升职记天谢免费阅读 > 第79章 那就来共写婚书(第1页)

第79章 那就来共写婚书(第1页)

腊月初五,船队运载两百万两白银,从临清码头出发,沿漕河南下,前往京城金陵。

随船押运的,还有盗银案的一干涉案者:丁太监、水次仓大使刘玺与副使陆壬。

被丁太监灭口的孔通判和魏同知,尸体还冻在州署衙门的冰窖里,以备朝廷调查。

被丁太监胁迫与收买,调包看守兵士的王通判签了认罪状,下入州署牢狱,等候审讯。

鉴于新的东昌知府尚未到任,叶阳辞将案情章报急送山东布政司,另外又写了一份奏报,命驿使四百加急疾驰京师,直送御前。

“直送御前”这四个字,看着简单,实际难如登天,没有特殊的门道是绝做不到的。

这门道可以是有参朝资格的六部重臣、御史言官,也可以是天子的近侍内宦、奉宸卫首领。

叶阳辞想来想去,选择了一位素未谋面的御史,作为他的传声筒——薛图南。

他知道薛图南早已回京复命,也知道在东昌府一案中薛图南不遗余力地主持公道,对他这个夏津知县也有所耳闻,所以才在朝堂上举荐了他。

这份奏报托付给薛图南,比托付给京中他的那些同年、旧同僚乃至座师,都更可靠。叶阳辞想,薛御史应该会给他行这个方便。

但他没料到的是,薛图南不止愿意给他行方便,还单方面地将他当做了忘年交。

甚至在弹劾蔡庚失败后,借酒浇愁时,薛御史指着乌云遮月的夜空慷慨激昂:“我大岳……嗝,也是有明月的!它迟早要升上中天,照亮天下夜行人……你们看着吧!”

所以当听见门子来报,说临清知州叶阳大人送来一份四百里加急的奏报,薛图南立刻拿冷水擦脸,随后小心地打开了密封信筒。看完奏报后,他遍体生寒又生热,把最后一丝酒意都发散完了。

圣驾今日散朝后出宫,去了皇城附近的远西精研院,照惯例酉时之后才会回宫。这会儿去院门外候驾,面圣可能性很大。薛图南更换官服,将奏报往怀里一揣,说走就走。

他在精研院外等了半个时辰,终于等到了圣驾。

这个时候的延徽帝往往心情颇好,看着也格外精神、显年轻。

他接了薛图南上呈的奏报,看完后沉默许久,发出一声令人胆寒的冷笑:“户部!就连银官局也——”停顿后,他又问,“你确实是两百万两,不是五十万两?”

薛图南道:“据叶阳知州所呈报的案情,是两百万两白银无疑。如此巨款,除非神志不清,如何敢张口就来?他急着要将之尽数上送御前,也是担心怀璧其罪。”

延徽帝回首瞥了一眼精研院的铁皮大门,下了决断。他吩咐随侍的奉宸卫指挥使:“传朕谕令,命临清知州叶阳辞,携盗银案所有人证、物证,即刻赴京。抵京后不必层层上报,由你亲自带入皇宫,永安殿外候见。”

指挥使宁却尘得了令,当即去着司礼监拟旨。

永安殿在内廷,是君臣议事之殿,如此看来,皇上对此案十分重视。薛图南这下才放下顾忌,代为请罪:“若是等圣旨送至临清后他再动身,怕要年后才能抵达。叶阳知州此刻已经在赴京路上了,想求皇上赦他心急之罪。”

这事儿往大里说,地方官未奉旨而擅离职守,是大罪。但往小里说,就是他年轻,他心急,他想早点儿把这笔巨款给皇上送过来。

延徽帝此刻心眼特别宽大,故而就显得叶阳知州的这点心急之罪微不足道了。

“他这是急朕所急,懂得变通。”延徽帝把御车的帘子撩高了些,俯身向薛图南,“他几日能到?”

薛图南盘算一下:“路上顺利的话,应该不会迟过腊月二十。”

“好。”延徽帝放下帘子,命内侍起驾回宫。

薛图南目送圣驾远去,转身打量着精研院常年闭锁的大门,见一名白长袍、带面具的人下车后敲了敲门。

那人的面具甚是奇特,鸟头形状,覆盖了整张脸,长长的鸟喙在口鼻位置尖出来,仿佛隔着一尺就能把旁人的眼睛啄瞎。

在京城,作如此打扮之人不只这一个,而是一群,约有两三百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