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叶阳大人升职记天谢免费阅读 > 第35章 匣开剑来只身去(第1页)

第35章 匣开剑来只身去(第1页)

天际微明,流火云把整片天空染上霞光,令人一时分不清此刻是晨还是昏,只觉天地间黄澄澄的压人胸口。

夏津城墙的四面角楼上,有衙役用力敲起了铜锣,“咣咣”声响彻四野。

城外农田与果园间有不少房舍,听到铜锣声,陆续有人走出屋子,向城头眺望。

“——是锣声。衙门在敲锣示警了!”

“知县大人说过,城头鸣锣就是要打仗了,我们要立刻进城躲避。”

“大家快进城,走啊!”

百姓们骚动起来,快速收拾细软后纷纷往城门方向跑,还有些连家当都不要了,拖儿带女没命地狂奔。

短短两刻钟,城外的百姓绝大多数已入城。西、北、南三面的城门外,吊桥缓缓升起,拓宽后的护城河宽度达到三丈,骑兵难渡,除非现场填河架桥。

唯有城东门外是乡绅捐资新建的石拱桥。巡检司等百姓入城后迅速出动,在东门外道路上设置拒马桩,硬木蒺藜洒了满地。而东城的墙头,礌石、滚木早已备好,架设的大锅也开始烧沸水。

城内的百姓也被紧张的气氛笼罩,纷纷关闭门窗,早市的摊贩们互相招呼着,尽快收拾归家。

在客栈投宿的监察御史薛图南被锣声惊醒,命随从出去打探究竟。片刻后随从回来禀道:“据说昨夜响马贼偷袭高唐城,血洗官署。叶阳大人担心夏津沦为马贼的下一个目标,故而鸣锣示警,把城外的百姓全都召回城内,又亲自在东城门处备战。”

薛御史一听,睡意全消,匆忙洗漱穿衣,说:“走,带上武器,我们也去看看。”

到了东城门,他见城门紧闭,马道上不断有搬运木石的兵士上下城墙,两侧哨楼上站满了弓手。城墙顶端的甬道上,巡检司与衙役披甲持锐,严阵以待,其中一抹红衣格外显眼。

薛御史是见过世面的,并不多慌张,拉住一个刚卸下沙袋的衙役:“官爷,鄙人是临清商贾,姓薛。若有战事,愿为衙门捐资助战。”

这衙役正是快班捕头。钱字开道,他冷峻的脸色当即好转,说:“那真是雪中送炭了,多谢。不过目前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人手与辎重,薛老板若有意捐助,那就先保护好自己的性命,留待战后补充我们的损耗吧。”

薛御史指着城头一抹红的背影:“那位可是知县大人?”

捕头道:“对。”他转身匆匆走上城墙马道。薛御史提着袍角跟在他身后,说:“鄙人的这几个随从,都是擅长射术的练家子,让他们也上城头助战吧,以尽绵薄之力。”

捕头回头瞪他:“城头危险,你一个做生意的,上赶着送什么死?”

薛御史义正词严:“鄙人是个义商。再说,马贼若是破城屠掠,谁都活不得,鄙人这也是为自己而战。”

捕头快速打量他身后背负弓箭、孔武有力的随从们,径自转头继续走,算是默许了。薛御史携随从们到城墙上,寻了个角落,继续观望。

叶阳辞与郭四象并肩站在城头,从垛口处眺望通往高唐城方向的驿道。

驿道尽头忽然卷起一片黑云,隐约有闷雷声,叶阳辞沉声道:“来了。”他问正在深呼吸的郭四象,“紧张吗?”

郭四象吐出口长气,握紧了手中的陌刀刀柄:“既紧张,又兴奋。”

“巡检司弓兵一百人,皂隶与捕快将近百人。自愿来协战的乡勇两百有余,勉强能配齐兵器,只半数人有衣甲、马匹——就这么些战力,都交给你统领,看你怎么打这场守城战。”叶阳辞说道。

郭四象觉得他过于冷静了,衬得自己像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他忍不住问:“大人如此气定神闲,可是曾有过指挥作战的经验?”

叶阳辞道:“本官很想安定人心,告诉你‘有’。但实际上,‘没有’。我只打过架,可没打过仗。”

郭四象顿时觉得自己的分量变重了。他读过兵书,在平山卫任职小旗时也曾随军剿过匪,好歹算是有点经验。他转头看着叶阳辞,坚定地道:“大人放心,我一定拼死保护好大人!一会儿打起来,城头危险,还请大人下楼找个安全处躲避。”

“四象果然可靠,”叶阳辞对这个十八岁的英武少年微微一笑,“那就多谢你了。”

郭四象瞬间涨红了脸,说不清是激动的,还是羞赧的:“大人,我……”

余音未出口,便见叶阳辞眺望远处驿道说:“果然是响马贼,看这阵势,至少两千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