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查会儿资料。”
附近倒是真有一处庙宇,看着年代久远,朱红的漆皲裂开来,厚重牌匾上的字迹却依旧清晰。
“法色法心王法心所法法法法皆属微妙法”
“门空门无相门无愿门门门门尽悉解脱门”
正中为“三圣寺”。
玉埋香读了片刻,刚想转头问孟阿野读懂了吗,就看见后者已经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他忘了这人什么都不懂了。
这座庙不大,进了门就是大雄宝殿,孟阿野抬脚进去拜了拜台上的菩萨,起身后就朝后殿走去。
他找了个石凳坐下,招呼玉埋香过去。
“好奇怪。”
“怎么?”
“这里虽然很旧但是很干净。”
“明镜台的每处寺庙都会有登记,有专人按时打扫。”
“那为什么没有僧人?”
“以前应该是有的,后来明镜台的城主无言师父革了制度,取消了一大批没有证明的野僧,精简了人力,因此空出了很多小庙,这里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孟阿野点点头,心里却仍旧觉得有些奇怪但却说不上来。
玉埋香眼底含笑,“我跟你透透题?”
“还能透题?”
“也不算,就是一些知识点补充。”
“洗耳恭听。”
“首先你要知道几条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十八界等等。”
“四圣谛又叫四谛,分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种。谛在佛教中指真理,人间皆苦即是苦谛,欲望生苦即是集谛,摒弃欲望进入理想成灭谛,而长久地保持理想就成了道谛。”
“八正道是帮助追求灭谛道谛境界的八种方法,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十二因缘是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
“十八界则是人的六根,六界,六识。”
“同时在佛教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无法定的和没有自我的。”
“差不多就这些,我看你刚刚在查资料,查到什么了吗?说说我听听。”
“好。”
孟阿野滑动界面,“《心经》有三个重要概念,空性,六度,大悲心。”
“概念懂了吗?”
“大概懂了。”
“现在有什么思路?”
“嗯,找个池子?”
“为什么?”
“莲花在佛教中,蕴意着纯洁和净化。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先找个池子。”
孟阿野觉得玉埋香好像有点无奈,“你说的…也有点道理,那…我们找哪个池子?在明镜台,五步一池十步一楼。”
“就这儿,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刚刚我一直想不明白,现在我知道了。这个庙的格局不一样。”
“说说看?”玉埋香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