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盛夏到深秋的诗句有哪些 > 静流深涌(第1页)

静流深涌(第1页)

几日后的午后,阳光被厚重的防眩光玻璃过滤,只剩下稀薄而苍白的光影,斜斜地投射在国家遥感科研中心那间最负盛名的智能会议室光洁如镜的地面上。

室内,为林叙安排的内部深度技术汇报会,在一种近乎凝重的、被精心维持的静谧氛围中准时开始。

宽大的环形会议桌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像一条沉默盘踞的科技巨蟒。

桌旁坐满了“晨曦计划”的核心成员与各方专家,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统一的笔记本和冒着细微热气的茶杯。

空气净化系统持续发出几不可闻的低频嗡鸣,如同深海潜流,竭力维持着一种类似无菌实验室般的、绝对洁净的安静。

只有偶尔响起的、被刻意压抑的轻微咳嗽声,或是指尖翻动纸质报告时发出的脆响,才短暂地划破这片紧绷的寂静,旋即又被更大的寂静所吞噬。

占据整面墙的巨大环形屏幕上,云中古城的超高精度3D模型正在以一种庄重而缓慢的速度自动旋转,每一次角度的变换,都仿佛带着千年历史的沉重叹息。

无数条代表裂缝和位移数据的亮线,如同精密又脆弱的生命血管网络,在古老的建筑结构肌理上明灭闪烁、蜿蜒流动,无声地诉说着那份迫在眉睫、令人心悸的危机。

沈知时坐在靠前的位置,紧邻着地质组的李教授和传感器集成负责人王工。

他强迫自己将全部的注意力,像聚焦透镜一样,高度集中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

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林叙提前分享过来的技术方案摘要,那些严谨的专业术语、复杂的公式和清晰的逻辑框图,字字句句都透着国际顶尖学术训练淬炼出的锋芒与深度。

然而,当会议室那扇厚重的、能有效隔绝外界一切杂音的隔音门,再次被无声地推开,那个熟悉到刻入骨髓、却又陌生得令人心悸的身影,在中心项目办负责人陈工的陪同下,步履沉稳地走进来时,沈知时握着电容笔的右手手指,还是几不可察地猛然收紧了一下。

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泄露了他内心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的波澜。

林叙没有多余的动作,甚至没有环顾四周,径直走向被投影光柱笼罩的主讲位置。

他今天并未穿着上次资料中的标准学术正装,而是换了一件质感极佳的深灰色高领羊绒衫,外面搭配同色系的休闲西装外套。

这身装扮,比起照片里一丝不苟的严谨,更添了几分随性下的干练与沉稳,也衬得他本就偏冷的肤色愈发显得白皙剔透,仿佛自带一层淡淡的、拒人千里的清辉。

他调试了一下手中的激光笔,一束锐利的红点在幕布上稳定成一个清晰的小点,动作流畅而自信,没有丝毫的迟疑或生疏,仿佛这个讲台本就是他应许的疆域。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下午好。我是林叙。”

他的声音通过桌面的隐藏式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空间,音色低沉、平稳,带着一种经过世界顶尖学术殿堂严格训练和重大科研项目反复锤炼后所形成的、绝对的冷静与掌控力。

这声音,与沈知时记忆深处那个总是微微低着头、言语间偶尔会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讷言与怯懦的少年嗓音,判若云泥,仿佛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汇报在一种高效而专注的气氛中正式展开。

林叙的讲解逻辑极其严密,环环相扣,如同精密的齿轮啮合,却又拥有一种将艰深复杂的结构力学理论与现代遥感探测获得的海量数据,无缝地、精妙地衔接在一起的魔力:“……基于有限元动态分析和历史损毁模式的数字化回溯,我们已经初步预期并锁定了云中古城整体结构中最为脆弱的几个关键节点,尤其是东西主轴线上那几个主要的脊檩交汇处。”

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模型相应的位置,像一位冷静的外科医生,精准地指向病灶,“特别是在冬夏极端温度剧烈交替的时期,构成主体的红砂岩与内部古木料之间,热膨胀系数存在巨大差异,材料反复热胀冷缩的效应会显著放大现有微裂缝末端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极有可能是加速古城整体不均匀沉降进程的一个关键诱因。”

他流畅地操控着界面,屏幕上的3D模型瞬间聚焦、剥离,深入到一处异常复杂的榫卯结构内部,那些细微如发丝的裂缝被高亮标注出来。

周围的应力分布情况则以动态热力图的形式层层展开,红黄蓝绿的色彩变幻,视觉效果直观且极具冲击力,仿佛能听到古老木材在应力下发出的细微呻吟。

沈知时凝神听着,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专业素养让他能够迅速理解、吸收并冷静评估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与创新点,理智告诉他,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切入点。

但内心深处,那片本应平静的湖面,却早已因为讲台上那个挥洒自如、光芒内敛的人,而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惊涛,无关方案本身,而是源于人的巨变。

这方案的核心思路之精妙,对跨学科数据深度融合的要求之高,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预估。

林叙此刻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对古建筑结构机理如指掌般的深刻理解,更是一种将抽象、冰冷、浩如烟海的遥感监测数据,精准“翻译”成结构工程师能够直接理解和应用的“语言”的非凡能力。

这是一种极其稀缺的、站在学科交叉地带的洞察力与创造力。

“因此,我们提出的核心方案是,”林叙微微提高了音量,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那目光如同精密扫描仪,掠过一张张专注的面孔。

在掠过沈知时所在的那片区域时,那目光似乎有零点一秒难以捕捉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停滞,快得让所有人都以为那仅仅是视线移动过程中自然的过渡,仿佛只是光线在镜片上的一次偶然反射,是错觉。

“构建一个集成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的高精度数字孪生模型。该模型将核心模拟未来十年内,在不同气候情境预测下,古城关键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曲线,并与我们通过星载、机载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所获取的毫米级地表形变数据进行实时交叉验证与迭代修正,目标是最终形成一个‘实时监测-动态模拟-精准预警-科学决策’的完整闭环,为干预和保护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惊喜吗?

确实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